[实用新型]一种同轴电缆无效
申请号: | 01240245.1 | 申请日: | 200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6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叙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叙银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2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轴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频信号传输介质,尤其是由内导体、绝缘材料、外导体及塑料护套构成的同轴电缆。
至今,市场上出售的同轴电缆就是这种结构。它只有内外两层导体,主要适用于无线电、广播、电视及类似电子产品作传输线。
目前,高压电力线载波所用的高频信号传输线也是这种同轴电缆。由于该电缆的外层导体即是屏蔽层又是信号回路线,当按屏蔽要求将其两端接地时,在电网故障状态下,低频大电流通过屏蔽层时,对高频信号产生供阻抗耦合强干扰。此干扰使高频通道阻塞,甚至造成设备损坏。由此而引发线路高频保护不正确动作,危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及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使之能适用于有强电磁干扰的高压变电站环境。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类似现有同轴电缆结构的外绝缘层上再加一层导磁性材料作外屏蔽层,构成三同轴电缆。使用方法是:将同轴电缆的外屏蔽层两端接地,让低频电流只能从外屏蔽层中流过,这不仅避免了低频大电流对高频信号产生的共阻抗偶合干扰,而且因频蔽层电流产生的反向磁链而抵御外磁场的干扰,也能在较大程度上削弱高频磁场对内导体产生的干扰强度;将中间层导体一端接地,另一端经电容接地,部分穿越外屏蔽层的高频磁链经过中间层导体时产生反射和涡流耗,以及高屏频电流产生的反向磁链而抵御高频磁场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抑制了高频磁场感性耦合干扰。完全弥补了现有同轴电缆对低频电流产生的共阻抗偶合干扰无能为力的缺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三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1]、[3]是内导体和外导体,分别由软铜导体和铜丝编织导体构成;[2]是聚乙烯内绝缘体;[5]是导磁性材料作的管型外屏蔽层(为了电缆的柔性及屏蔽层截面,采用多层结构);[4]、[6]为聚彔乙烯外绝缘和外护套。其中的[5]作为低频电流屏蔽层,宜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管状纵向连续屏蔽层。其生产工艺见后续本专利分案申请文件。
附图2:为三同轴电缆的实用接线示意图。附图中的[7]是原有的沿电缆走向敷设的不小于100平方毫米的铜导体;[8]、[11]是同轴电缆两端联接设备的金属柜体或箱体;[10]、[11]是同轴电缆两端联接装置的金属壳体。[3](铜丝编织导体)的一端接线端子并经外壳直接接地:另一端上接线端子后经电容器与外壳接地;[5](外屏蔽层)的两端分别接两端设备可靠接地的金属柜体或箱体。
当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故障产生强低频电流时,其只能从[5]和[7]中流过,而不能流过作为信号回路线的外导体[3]。因而,消除了原有同轴电缆外导体两端接地产生的共阻抗耦合干扰。另外,[5]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管状纵向连续屏蔽层,不仅对低频磁场有很好的导磁分路作用,而且对高频磁场产生涡流耗损及反射消散作用。从而削弱了感应耦合干扰。对于部分穿过外屏蔽的高频电磁场将由[3](内屏蔽层)所吸收。其屏蔽效能远高于现有同轴电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叙银,未经黄叙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滚轮摄子
- 下一篇:内插式框架结构下框构件用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