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轮圈马达无效
申请号: | 01240803.4 | 申请日: | 200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4696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宜和 |
主分类号: | H02K23/00 | 分类号: | H02K23/00;H01R39/38;H02K11/00;H02K1/2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中***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轮圈 马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轮圈马达,尤指应用于轮子上的动力轮圈马达,而电路板为收容于动力轮圈马达装置的外壳内,且电路板的中心孔为围绕于整流子的环状整流片外侧,并使控制电路板上方绝缘座中的电刷透过弹簧的挤压而抵贴于整流片上,以达到程式电路的控制箱与马达结合成为一体。
按,现今社会极力提倡环保及空气净化,而使车辆皆朝向以电力启动为其研发的主要方向,然而,习知电动自行车因存在有动力的输出大小不易控制、电力无法持久及体积过大等缺点,是以申请人于台湾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八日以电动轮圈马达提出新型专利申请来解决上述问题,且此案业已公告于第二三八八一一号在案可稽,并可参阅第六、七图所示,其主要由多层的扁平型薄矽钢片叠并在其上绕设适当线圈以构成电枢,并以扁平型整流子嵌设于电枢的中心成为一体,可缩短宽度,不占空间,并具有实用性,在车轮中心轴内设有通道并在适当位置凿孔以穿设电源线;马达与一程式控制电路连接,该程式控制电路分别与电源及红外线发射接收器连接;此种装置构造,可有效缩减马达宽度及体积,不需行星齿轮即可产生足够扭力;并程式控制电络可计算所接收的讯号来测定速度以控制电源输出电压,在车轮速度到达定速以上时,电源方能驱动马达,可避免因误触电压而突然起动所发生的危险;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小,具有安全、经济、易于实用的良好功效;由上述得知,前案虽然具有极佳的功效及较小的体积,但因驱动马达与程式控制电路的控制箱为呈分离设计,经由长期消费大众使用后,尚具有以下数点缺点可供改良:
1.常用驱动马达与电路箱为分离设计,即需制造二容置器具来将二者收容定位,且二容置器具又需于自行车上进行组装,故常用的设置、加工及制造成本皆较高昂。
2.常用电路箱为固定于车体上,较容易产生碰撞损坏,更因与动力轮圈马达为分离状态,而使装设上较不容易,且此种分离式设计亦容易影响车体外观。
是以,基于上述理由,申请人即另行思考如何以较佳的结构设计,来使此种动力轮圈马达可更加稳定而有效利用于电动车体上使用。
因此,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的不足,乃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再利用从事于该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透过不断试作与修改后,方以较佳的结构设计与增加稳定性为基础,始设计出此种动力轮圈马达的创作诞生。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于动力轮圈马达装置的外壳内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具电刷及弹簧的绝缘座,此绝缘座中的电刷为可透过弹簧的挤压而垂直抵贴于传动轴上套设的整流子的环状速流片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乃将具有电刷及弹簧的绝缘座固定于一电路板上,且使电路板的中心孔围绕于整流子的环状整流片外侧,其电路板上方固定的绝缘座中的电刷为可透过弹簧的挤压而抵贴于整流片上,俾可将有关电路的控制机构与马达结合成为一体。而电路板为直接收容于动力轮圈马达装置的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其电路板为可进一步结合有控制电路的电子元件,而可形成一具程式控制电路的完整动力轮圈马达模组,用以简化组装程序、减少成本及增进已装设车体外表的美观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车轮外盖的容置空间中为收容有动力轮圈马达装置于其内,当导通电路时,可使动力轮圈马达装置的电枢通电,并由场磁铁的磁力线切割,而使电枢带动传动轴呈一转动,再由转动的传动轴来使车轮外盖随之转动;其特征在于:该动力轮圈马达装置的外壳内设有二组或二组以上的电刷及弹簧绝缘座,此绝缘座中的电刷为可透过弹簧的挤压而垂直抵贴于传动轴上套设的整流子的环状整流片表面。
本实用新型整体体积小,具有安全、经济、易于实用的良好功效。还可更加稳定而有效利用于电动车体上使用。其结构简单,紧凑,方便组装、维修,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的平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常用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常用的侧视剖面图。
图中的1为动力轮圈马达装置,11为外壳,111为轴孔,12为场磁铁,13为电枢,130为容置室,131为导线,132为齿部,14为整流子,141为整流片,15为电路板,150为中心孔,151为绝缘座,152为电刷,153为弹簧,16为轮轴,17为中空轴杆,18为壳座,19为轴承,2为单向轴承,3为车轮外盖,30为容置空间,31为孔,4为转速感测器,5为电动自行车,51为轮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宜和,未经李宜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0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掌上型通讯系统的SIM卡组合装置
- 下一篇:小型振动电机的组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