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浮式地板垫块无效
申请号: | 01241929.X | 申请日: | 2001-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491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杰;刘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俊杰 |
主分类号: | E04F15/00 | 分类号: | E04F1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成义生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地板 垫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的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取代地板木龙骨或夹板的悬浮式地板垫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在家庭地面装修中已广泛采用各种类型的木地板,如实木地板,实木复合地板,复合地板等。传统木地板的铺设方法是先在地面铺设木龙骨或木夹板,再在龙骨上铺设地板。传统方法无法解决木地板在遇热膨胀和受冷收缩时,会产生变形、拱翘和抽缝等问题。为此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悬浮式的地板,如ZL99258082号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拉力弹簧拉紧式地板以及塑料块加弹簧连接结构的地板,其共同特点是用金属弹簧连接各安装附件,以达到地板伸缩效果。这种结构的最主要缺陷是金属弹簧在易受潮的地面上极易生锈和锈蚀,再加上人工安装的误差,常会漏装弹簧或少装弹簧,造成地板安装松动,使地板寿命也随之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防腐、防锈,安装方便快捷,并可避免人工安装误差的悬浮式地板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地板垫块呈板块状,在其纵向一端端部设有一个外伸的第一卡扣件10及设于顶面上的供相邻垫块卡扣件卡入的两个第一凹槽20,其另一端设有两个外伸的第二卡扣件30及设于底面上的供相邻垫块卡扣件卡入的一个第二凹槽40;在垫块顶面中央设有与地板连接用的横向T形凸条50,上述第一卡扣件可卡入相邻垫块上的第二凹槽40内,第二卡扣件可卡入相邻垫块上的第一凹槽20内。
所述第一、第二卡扣件10、30由两侧的弧形边11、31及连接两弧形边的近似为W形的弹力筋12、32构成。
所述第一、第二凹槽20、40的形状与第一、第二卡扣件10、30的形状相对应。
在垫块顶面上设有纵向挡块60。
该地板垫块由聚酰胺树脂或聚丙烯制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由于该地板垫块由聚酰胺树脂(即尼龙)制成,不用任何金属连接件即可连接使用,因而不仅可防腐、防锈,而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可适应木地板热胀冷缩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本实用新型使得木地板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且可避免人工安装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顶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底面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两相邻地板垫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同一地板垫块顶面及底面的结构,如图示,该地板垫块是由聚酰胺树脂制成的长方形板块,在该板块的纵向一端端部设有一个向外伸出的第一卡扣件10,在板块的另一端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二卡扣件30,第一、第二卡扣件形状相同,它们由两侧的弧形边11、31及连接两弧形边的近似为W形的弹力筋12、32构成,该结构设计使得卡扣件既具有连接作用,又具有反弹功效,使垫块与垫块之间结合紧密,又能够适应地板热胀冷缩的变化而自然伸缩。在垫块顶面一侧靠第一卡扣件一端的板面上设有两个两侧面为弧形的第一凹槽20,在垫块底面一侧靠第二卡扣件一端的板面上设有一个第二凹槽40,凹槽20、40的形状与第一、第二卡扣件10、30的形状相对应,使得相邻垫块的卡扣件可刚好卡入其中。在垫块顶面中央设有与地板连接用的横向T形凸条50,每块地板可卡入相邻两块地板上的T形凸条之间,T形凸条的凸起部分卡入地板侧面的凹槽内。由于木地板在铺设时其接缝都是错开的,为使接缝都错开在同条直线上,在每隔一块垫块顶面上设有纵向挡块60,起到限位作用,使得地板在铺设时更加准确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悬浮式地板垫块由聚酰胺树脂(尼龙)或聚丙烯整体注塑而成,具有防腐、防锈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两相邻地板垫块的连接如图3所示,其连接方法十分简单,只要将一块地板的第一卡扣件10及相邻地板上的第二卡扣件30同时卡入对方的第二凹槽40及第一凹槽和20内,即可使两者相连接,按同样方法可将多块垫块连接成一长条,然后将木地板铺设于两相邻垫块上的T形凸条之间。需注意的是,每隔一块垫块应装一块带有纵向挡块60的垫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俊杰,未经何俊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1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