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体式线槽无效
申请号: | 01242064.6 | 申请日: | 200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24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卓文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顺德市科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红缨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式线槽,尤其是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弯折性的塑料制成的连体式线槽。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室内、外的电线、电话线、电缆线等电气线路的铺设。
现有的线槽安装及使用都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易于安装及使用的连体式线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体式线槽,尤其是用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制成的连体式线槽,包括一个槽底,它还设有与槽底形成一体的两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的自由端上设有公构造,另一个侧壁的自由端上对应设有可与公构造扣合的母构造,以使两侧壁合拢而与槽底共同容纳导线。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公构造为沿轴线布置的肋部或类似物,所述的母构造为沿轴线布置的凹槽或类似物。
为便于开合,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两个侧壁或其中一个侧壁的局部的壁厚是减薄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两侧壁都是开口向内的弧形壁,两个侧壁或其中一个侧壁与槽底连接处的壁厚是减薄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两侧壁都由呈直角的竖壁和水平壁构成,所述的公、母构造分别设置于两个侧壁的水平壁的自由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两个侧壁或其中一个侧壁的竖壁与槽底连接处的壁厚是减薄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两个侧壁或其中一个侧壁的竖壁的局部的壁厚是减薄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的母构造为槽形,其下槽壁向上挑起1°-10°,下槽壁开口处设有导入段,导入段往内是向上的钩状凸起,所述的公构造对应设有向下的钩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灵活、方便。由于采用了活动结构,使得维护十分方便,广泛的适用于各种线路铺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公构造4与母构造5的一种结构放大图;
图4是公构造4与母构造5的另一种结构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连体式线槽,包括一个槽底1,与槽底1形成一体的两个侧壁2、3,两侧壁2、3都由呈直角的竖壁6、7和水平壁8、9构成,其中一个侧壁2的水平壁8的自由端上设有公构造4,另一个侧壁3的水平壁9的自由端上对应设有可与公构造扣合的母构造5。所述的公构造4为沿轴线布置的肋部,所述的母构造5为沿轴线布置的凹槽。两个侧壁的竖壁6、7与槽底1连接处的壁厚是减薄的。槽底1与合拢的两个侧壁2、3共同形成可容纳导线的矩形截面的空腔。
如图2所示的一种连体式线槽,在其中一个侧壁的竖壁6的中间,有一处的壁厚是减薄的。其它结构与图1相同。
如图3所示的公构造4与母构造5,母构造5为槽形,其下槽壁向上挑起4°,下槽壁开口处设有导入段10,导入段往内是向上的钩状凸起11,所述的公构造对应设有向下的钩状凸起12。公构造4紧紧的挤在母构造5内。
如图4所示的公构造4与母构造5,母构造5为槽形,其下槽壁向上挑起4°,下槽壁开口处设有导入段10,导入段往内是向上的钩状凸起11,所述的公构造对应设有向下的钩状凸起12。公构造4悬空置于母构造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卓文,未经吴卓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