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油炸锅无效
申请号: | 01242716.0 | 申请日: | 200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6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简伟文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油 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电加热油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油炸锅在烹调食物时,油面须高于食物,耗油多,炸制过程中要不断翻动被炸物,易烫伤人,而且炸完后的食物取出时会不断滴油,容易弄脏;对于没有解冻的食物必须先解冻再炸制,提前准备时间较长,此外由于现有油炸锅多数与发热盘或底壳固定为一体,不易清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翻动食物、耗油量少、具有快速解冻功能、易于清洗的电热油炸锅。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参见实施例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0)、炸锅(9)、炸笼(4)、电热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炸锅(9)置于壳体内设置的可升降的托盘(15)上,所述电热管固定在托盘上,所述的炸笼(4)通过两端封闭面中心设置的转轴(16)吊挂在壳体可分离上盖(2)下部设置的两片吊耳(17)、(5)上,炸笼的一个封闭面为可开合的笼盖(18),笼盖(18)吊挂的吊耳(17)通过弹簧(20)与上盖上的铰链轴(19)铰链连接,吊耳(17)上设有可使吊耳弹性张合的开盖手柄(21),炸笼另一封闭面中心的转轴与固定在壳体内的旋转电机(7)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装有食物的炸笼(4)挂在上盖下部的吊耳上,把上盖扣合到壳体上口处,使炸笼悬吊在炸锅内,当可升降炸锅处于上位时,炸笼内的食物浸入油内,此时给电热管通电,即可炸制食物,炸制食物的同时,旋转电机(7)转动,带动炸笼(4)转动,起到自动翻动被炸物的作用,炸制完毕后,使炸锅降至下位,食物离开油面沥尽油后,再提起上盖和吊在其下部的炸笼(4),按动开盖手柄(21),即可弹性打开笼盖(18),倒出炸好的食物(参见图4),释放开盖手柄,吊耳(17)弹性复位,笼盖又会与炸笼合拢。若被炸食物是速冻物需要解冻,则可在炸制前使可升降炸锅处于下位,炸笼位于油面之上,此时可利用油的热量使速冻食品快速解冻,解冻完毕再使炸锅上升,把炸笼内的食物浸入热油炸制。需要清洗炸锅时,将其从托盘上拿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在油面低于被炸食物的情况下炸制食物,并可在炸制过程中自动翻动被炸物,具有省油、炸制均匀的优点,还具有自动快速解冻的功能,同时清洗使用操作方便,炸制的食品进食卫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A-A向视图
图3、图1所示上盖2与吊在其下的炸笼4与炸锅9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4、按动开盖手柄21打开笼盖18的状态示意图
图5、图1所示炸笼4旋转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图5内磁铁盘6的B向视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炸笼4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1-手柄 2-上盖 3-密封圈 4-炸笼 5-吊耳 6-内磁铁盘 7-旋转电机
8-外磁铁盘 9-炸锅 10-外壳 11-电热管 12-升降电机 13-连动轴 14-偏心轮
15-托盘 16-转轴 17-吊耳 18-笼盖 19-铰链轴 20-弹簧 21-开盖手柄
22-反射板 23-滤油烟网 24-导向板 25-磁铁 26-磁铁 27-内盖
28-主动轮 29-从动轮 30-外盖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设置在壳体10内的可升降托盘15结构为:在托盘15下部设有两个固定在连动轴13上的偏心轮14,连动轴通过连接套24与固定在壳体侧壁上的升降电机12传动连接,托盘15放置于两偏心轮14上边缘,托盘侧壁滑动配合地嵌入固定在壳体内的导向板24之间,这样偏心轮随升降电机转动时,托盘会被偏心轮顶着沿导向板作升降运动。
本例炸锅9为铝材制作,其底部为弧面形,托盘上设有与炸锅底面对应的弧面形反射板22,炸锅置于托盘的台阶上。
上盖2上设有手柄1和透明玻璃,同时还设有可排出油烟的油烟滤网23,炸锅9与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3,吊耳17通过弹簧20与上盖上的铰链轴19铰链连接,吊耳上端设有位于上盖上方的开盖手柄21,上盖下部另一侧固定有吊耳5,炸笼两端通过设置在封闭面中心的转轴16挂在吊耳17、5上,并能沿其转动,其中挂在吊耳17上的封闭面为可开合的笼盖18。参见图4,当按动开合手柄21时,与上盖铰链连接的吊耳17弹性张开,打开笼盖18,释放开盖手柄21时,吊耳会在弹簧20的作用下复位,使笼盖与炸笼合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简伟文,未经简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27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画面流动广告发布车
- 下一篇: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