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定向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4118.X | 申请日: | 200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2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宇;王建良;杨战坡;关中杰;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宇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定向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立体定向器。
(二)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在实施立体定向治疗时,首先需用专用的立体定向设备对患者病灶部位实现准确定位,然后才能进行治疗。由于所使用的立体定向设备造价昂贵,所以治疗费用较高,对于目前中国的医疗状况和普通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还有一定的距离,因而许多患者不能受益于这一治疗的措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由此产生,提出一种结构设计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在花费较少地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实现对患者病灶立体定位的立体定向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主要由面板、侧板及CT显影管组成,侧板和面板相互垂直固定联接,其两快板的每条边上均设有刻度;CT显影管分别设置在面板和侧板上;在面板和侧板上还分别设有固定带。
本实用新型构思独特,结构简单。由于其是利用简单的几何计算和手工操作的方法直接在体表做标记,省略了现有的专用立体定向设备,因而在花费很低的情况下就可实现对患者病灶准确立体定位的目的。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面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由面板1、侧板2、CT显影管3及固定带4构成。面板1和侧板2相互垂直固定连接,在该两块板的每条边上均设有刻度5,面板1和侧板2采用有机玻璃制作。CT显影管3分别呈角设置在面板1和侧板2上,其具体固定方式可在面板和侧板上开设槽沟,将CT显影管3嵌接固定在其内。CT显影管是在管内填充造影液制成的。在面板1和侧板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与人体的体表弧形相吻合的塑料泡沫垫6,其作用是提高定位板的稳定性。为方便使用,面板1和侧板2上分别设有水平尺7。具有调整和固定作用的四根固定带4分别对称设置在侧板2和面板1上。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1)、定位:患者仰卧于CT床上,放置定位架的面板紧贴胸壁水平放置,侧板2紧贴胸的侧壁(装有CT显影管的面紧贴胸壁,显影管的直角边必须将病灶全部包括在内),利用水平尺7、固定带4调整至该两块板呈前后左右水平,CT显影管的直角边与CT床平行(可利用CT激光灯调节),开始CT扫描(SCAN)。
(2)、确定坐标:(如图4所示)在CT显影管上找到人体病灶的中心层面,并在病灶中心点上一个点,测量出P1P2、P3P4、X、Y的值。据P1P2=2P3P4值用L1L2两条刻度尺即可找到人体表面上病灶中心层的位置并分别在体表前面及侧面做标记点,将前面及侧面的标记通过拉直线连接起来并画在体面上。分别据X、Y的值做人体纵轴的线与上述做的两条线垂直相交。这样,就在人体的前壁及侧壁找到了两个十字交叉点,这两个交叉点即患者病灶的立体定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宇,未经王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