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四联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4637.8 | 申请日: | 2001-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4838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介平 |
主分类号: | H01G5/38 | 分类号: | H01G5/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7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薄膜 介质 可变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一种收音机用频率调谐的可变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薄型、超薄型、卡片式调频调幅收音机、收录机及其它电子设备中作频率调谐作用的可变电容器,由基体、定片、动片组成,基体内设置有四联定片、动片,每联定片与动片由薄膜介质全覆盖分隔,每联定片由定片脚固定在基体上,动片由动片轴固定在基体上,定片分基准联定片和跟踪联定片。通过调节整机频率调谐旋钮,带动可变电容器的动片轴旋转,动片跟着同步旋转,以改变动片与定片的覆盖面积,使电容量产生相应变化,在整机的调谐回路中,引起谐振频率的变化,通过中频放大、低频放大、功率放大输出,达到选台的目的。当接收调频广播时,可变电容器的调频联(第三联基准联和第四联跟踪联)与整机调频天线回路及振荡回路相连(调幅联断开)。当接收调幅广播时,可变电容器的调幅联(第一联基准联和第二联跟踪联)与整机调幅天线回路及振荡回路相连(调频联断开)。目前使用的传统的四联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薄膜介质采用全覆盖结构,调试中相邻联容易相互碰撞,精度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2、各联定片采用单脚固定,结构不可靠,若用点胶方法以弥补强度不足,将带来不可靠及易胶死动、定片的缺陷,使废品率增加,振动或碰撞后,容量易变,产品合格率低,导致整机产生高频机震;3、各联定片全部采用金属单孔垫圈或者全部采用金属双孔垫条作间隔,各联的最小容量参差不齐,基准联与跟踪联的最小容量相差很多;4、中心螺母下面,采用长圆孔垫圈定位,以防止第四联动片移位,但这种结构既增加了产品厚度,又增加了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能解决上述缺点的超薄型四联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超薄型四联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具有基体,基体内设置有四联定片、动片,每联定片与动片由薄膜介质全覆盖分隔,各联定片由两个定片脚双脚固定在基体上,动片由动片轴固定在基体上,定片分基准联定片和跟踪联定片,基准联定片用单孔垫圈作间隔,跟踪联定片用双孔垫条作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所述薄膜介质采用180°半覆盖结构分隔定片与动片。
所述动片轴上的中心螺母下面不用长圆孔垫圈定位,端动片直接作定位用。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介质采用半覆盖结构,调试中相邻联不易相互碰撞,精度得以保证,生产效率高;各联定片采用双脚固定,结构可靠,产品合格率高,不会导致整机产生高频机震;基准联定片用单孔垫圈作间隔,跟踪联定片用双孔垫条作间隔,各联的最小容量一致;中心螺母下面不用长圆孔垫圈定位,端动片直接作定位用,以防止第四联动片移位,但这种结构既减少了产品厚度,又降低了产品成本。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设计新颖合理,成本低、质量稳定、体积小、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超薄型四联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具有基体1,基体1内设置有四联定片2、动片3,每联定片2与动片3由薄膜介质4采用180°半覆盖分隔,使各联定片2与动片3间无阻挡,联与联间分隔得清清楚楚,调试方便,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容量精度不破坏,节约了一半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各联定片2由两个定片脚5双脚固定在基体1上,结构可靠,抗振耐冲击,使整机无高频机震现象产生,容量更稳定,产品合格率高,动片3由动片轴6固定在基体1上,定片2分基准联定片21和跟踪联定片22,两联基准联定片21共用定片脚51、52固定在基体1上,基准联定片21用单孔垫圈7作间隔,两联跟踪联定片22共用定片脚53、54固定在基体1上,跟踪联定片22用双孔垫条8作间隔,这样可保证基准联定片21和跟踪联定片22的最小容量稳定一致,动片轴6上的中心螺母下面不用长圆孔垫圈定位,端动片3直接作定位用,减少了零件,节约了成本,使产品厚度减薄,减小了体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介平,未经赵介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4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