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催化转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1245392.7 | 申请日: | 2001-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2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富;杨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康驰汽车净化消声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卫华 |
地址: | 21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尾气净化消声装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CO、CH化合物,NOX化合物,对人体构成伤害,目前,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普遍手段是安装蜂窝状催化净化器,如中国专利CN97207503公开的“机动车尾气净化装置”,其由尾气进管、装有催化载体的净化箱和排气管等组成,净化装置由迷宫式构造的固定床及介于固定床之间的流化床构成,即蜂窝状催化载体被文丘里管和隔板隔成三个固定床及两个流化床,该技术中汽车尾气在净化装置内二次循环,净化通道长,净化装置内气压不易控制,背压增大,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稳定性,另外,上述技术是以净化为主,消声的处理仅在蜂窝状催化载体外覆盖消声毡层,其消声效果还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净化与消声的一体化,通过结构改进,在净化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消声效果,净化装置内气流通畅,气压平稳,阻力小,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影响较小。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包括尾气进管、由蜂窝状载体与垫层组成的催化箱、排气管,催化箱与尾气进管、排气管于外筒体内连接,其特征在于尾气进管、排气管均为文丘里管,所述文丘里管的锥筒上布有小孔,蜂窝状载体上涂有稀土与少量贵金属复合的催化剂。由于采用稀土与少量贵金属的复合催化剂,实现三元净化,催化剂的使用寿命长、在较少的装填量下,仍具备良好的转化率;本技术中构成催化箱的蜂窝状载体可以是金属蜂窝、陶瓷蜂窝等,但由于金属蜂窝的保温性不如陶瓷载体,为保证足够的转化率,本设备的催化剂载体以陶瓷蜂窝载体为佳;蜂窝载体外的垫层主要起防震作用,垫层可以是金属网、陶瓷密封垫层,但陶瓷密封垫在隔热性、抗冲击性、密封性和高低温下对载体的固定力待方面比金属网要优越,而且陶瓷密封垫可以通过制作工艺的变化来改变垫层的性能,如降低起始膨胀温度、提高抗腐蚀和抗高温能力、调整最大固定力和膨胀特性等,以利于不同的应用需要,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垫层以陶瓷密封垫为佳;本设备将进气端的形状设计为文丘里管形式,是保证进气流的均匀性,排气管也设计成文丘里管形状,一方面保证设备的机械稳定性,更主要的目的是分散出气时的压力,保持净化装置内气压稳定,从而使催化转化器产生的背压小,减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丘里管的锥筒上设有的小孔,主要起消声作用,使该设备在净化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消声效果。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消声降噪效果更佳,排气管上还设有一消声圆筒,所述的消声圆筒与文丘里管排气管的锥筒相接。净化与消声组合的一体结构,有效改善了排气降噪效果,在保证动力性、经济性及排放性能的基础上,噪声下降1-2dB(A)。
本实用新型在尾气进管与催化箱间还设有一孔板,所述孔板能使气体分散,均匀进入催化载体,配合排气管的锥筒设计结构,使气流能均匀分布于载体的各个角落,扩大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在较短的流通时间内达到较高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车用催化转化器,文丘里管式的尾气进管(1)、催化箱(2)、文丘里管式的排气管(3)于外筒体(4)内连接,催化箱(2)由蜂窝陶瓷载体(21)与其外的陶瓷密封垫层(22)组成,尾气进管(1)、排气管(3)的锥筒上均布有消声小孔(5),蜂窝陶瓷载体(21)上涂有稀土与少量贵金属复合的催化剂。
实施例2,参考实施例1,尾气进管与催化箱间设有一布气孔板(6),文丘里管式排气管的锥筒小口端接有一消声圆筒(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康驰汽车净化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康驰汽车净化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3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内装饰的墙裙
- 下一篇:独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