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自动排气循环型屏蔽泵无效
申请号: | 01245684.5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2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5/00 | 分类号: | F04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4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自动 排气 循环 屏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自动排气循环型屏蔽泵。
屏蔽泵工作时,叶轮带动液体循环,同时使屏蔽电机腔内充满液体,由于液体中的气体上升,当气体聚集到一定量时,屏蔽电机中的后石墨轴承就会暴露在气体中出现干磨擦现象,该情况会导致后石墨轴承报废,电机损坏,发生难以预料的恶性事故。传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采用手动排气阀。常规立式外循环型屏蔽泵,请参考图1,常规立式外循环型屏蔽泵主要包括泵头(泵体11和叶轮12组成)、外循环型屏蔽电机13、手动排气阀14三部分,自泵体11的排除口17引出一外循环管16到屏蔽电机13的顶端,形成外循环型屏蔽泵的循环回路。图2所示的常规立式内循环型屏蔽泵主要包括泵头(泵体21和叶轮22组成)、内循环型屏蔽电机23、手动排气阀24三部分。泵体11或21通过法兰接入管道中,叶轮12或22通过屏蔽电机13或23上的转轴带动旋转,手动排气阀14或24位于屏蔽电机13或23的顶端,从图1、图2中还可以了解到,外循环型屏蔽电机13或内循环型屏蔽电机23中使用的后石墨轴承15或25也靠近屏蔽电机顶端位置。在后石墨轴承15与排气阀14或石墨轴承25与排气阀24之间出现一个空间,当屏蔽泵在连续不断循环工作时,由液体中气体向屏蔽电机顶端聚集,液面下降,这个空间体积将越来越大,当液面下降到一定程度,后石墨轴承15或25就暴露在气体中。操作人员需要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前,手动开启排气阀14或24,将气体排出,重新使后石墨轴承15或25浸润到液体中,防止它在气体中干磨擦,损坏电机。但是一方面,手动的方式由人为的控制,受操作人员责任心轻重的左右;另一方面,还受到这种屏蔽泵安装位置的限制,如果操作人员没有及时手动排气或泵安装在不易操作的位置,都将使屏蔽电机内出现严重积气,导致与无排气阀的屏蔽泵同样的后果。
为了解决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液体的浮力原理,考虑在排气阀内设置一个可以根据液面变化情况控制排气与否的浮子,消除了人为因素和屏蔽泵安装位置对控制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自动排气循环型屏蔽泵,包括泵头、循环型屏蔽电机和排气阀,所述泵头由叶轮和泵体构成,所述叶轮的转轴由屏蔽电机带动,所述排气阀位于循环型屏蔽电机顶端,所述排气阀为一中空结构,内设一浮子,所述浮子与一杠杆的第一端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杠杆的第二端截面与排气阀的排气孔相吻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从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将更加显而易见。
图1是传统使用的立式外循环型屏蔽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使用的立式内循环型屏蔽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气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气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外循环型屏蔽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内循环型屏蔽泵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对循环型屏蔽泵的自动排气阀30的排气原理进一步具体说明。自动排气阀30为圆柱状结构,由底座31、浮子32、杠杆33、橡胶密封圈34、上盖35、排气孔36、橡胶垫37、弹簧38和一个液体和气体相分离的分离腔39组成。如图5所示。该分离腔39内设置一活动浮子32,杠杆33穿过该浮子32的顶端一小孔,杠杆33可根据液面变化配合该浮子32上下活动,杠杆33另一端与固定在上盖35的弹簧38相连,杠杆33与弹簧38相连的一端端头设置橡胶垫37,上盖35和底座31采用铜或不锈钢,浮子32用工程塑料。
自动排气阀30工作原理是,当循环型屏蔽电机上部既有气体又有液体时,在排气阀30内的气液分离腔39中,液体53使浮子32上升,杠杆33随着上移,杠杆33与弹簧38相连的一端端头设置的橡胶垫37堵住排气孔36,排气阀30关闭,此时不排气,如图4所示。
随着气体聚集,液面52下降,浮子32也随着下降,杠杆33下移,杠杆33与弹簧38相连的一端端头设置的橡胶垫37离开排气孔36,排气阀30打开,气体通过排气孔36排出。如图5所示。
液面52又上升,浮子32也随着上升,排气阀30关闭,停止排气,这样周而复始,完成屏蔽电机中的气液分离,实现自动排气。这样保证后轴承54始终浸在液体中工作,彻底解决常规立式循环型屏蔽泵排气由人工控制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5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