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治疗床床面升降叉式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46378.7 | 申请日: | 200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7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04 |
发明(设计)人: | 金百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3/06 | 分类号: | A61G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床床 升降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治疗床有关,特别是一种治疗床床面升降叉式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大型的医疗设备为保证病员的正确体位,常附有病员躺卧的治疗床,而且往往需要升降,改变床面离地高度,用以调整病员与设备作用部位(诊断或治疗部位)的相对位置。
常规的传动方式为: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丝杆旋转,达到使床面升降目的。这种传动方式的缺点是:传动效率低、结构复杂、加工、装配要求高,而且床面一般都比较长(2米左右)、纵向往往还可以移动,用单一丝杆传动只有一个支点,整体稳定性差,必须辅助以较强的导向机构、或者用双丝杆同步传动,增加了结构的复杂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床床面升降叉式传动机构,该机构应该具有结构比较简洁、传动效率高、整体稳定性较好,而且加工安装、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床床面升降叉式传动机构,包括治疗床床面和治疗床基础,其特点是:所说治疗床床面的两侧底部对称地分别设有可供滚动轴承滑动的滑槽和床面固定转轴;所说治疗床基础的两边一端各设有滑轨,中间设供固定螺母安装的固定架,另一端分别设有基础固定转轴;一对叉式传动臂的中间由交叉转轴活动地连接在一起,传动臂上端与套入床面侧边滑槽中的轴承固定连接,轴承可在滑槽中灵活地运动,下端与基础固定转轴连接,而另一传动臂的上端与床面固定转轴连接,其下端有一滑轮跨设在基础上的滑轨上;另一对叉式传动臂同样地连接在床面和床基础的另一侧;两传动臂的两滑轮的运动轴之间被一滑动架联系在一起,该滑动架上安放有带减速机构的电机,其主动齿形带轮通过齿形带与被动齿形带轮形成传动关系,该被动齿形带轮固定安装在螺旋机构的丝杆头部,该丝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在治疗床基础上的螺母。
所说的带减速机构电机的主动齿形带轮的轴上可安装一拆卸式摇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因为叉式升降传动机构,传动效率比较高,可选用功率比较小的、带减速机构的电机作为动力,减少了减速机构的设计、加工、装配等许多麻烦,而且由专业厂家生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2)叉式升降传动机构的两个叉,既是传动臂、又是支承臂,实现了一件多用。
(3)叉式升降传动机构下方与治疗床的基础部分相连,上方与治疗床的床面部分相连,均有一个固定支承点和一个滑动支承点,两副叉就有四个支承点,所以受力均匀,整体稳定性比较好。
(4)叉式升降传动机构的两副叉结构是相同的,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5)叉式升降传动机构容易安装手摇装置,断电时可用手动方式使床面降下来,用以释放病员。
(6)叉式升降传动机构床面升降速度不是匀速的,与床面高度有着正弦函数的关系,床面较低时(病员与设备作用部位较远时)升降速度快,床面较高时(病员与设备作用部位较近时)升降速度慢,这样更加符合实际使用的要求,例如,有利于射线对病罩区聚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减速机构的电机及其齿形带轮和齿形带的连接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升降传动关系示意图。
图中:
1-治疗床床面 11-挡块
12-滚动轴承 13-滑槽
14-挡块 15-床面固定转轴
2-叉式传动臂 21、22、21′、22′-传动臂
23、23′-交叉转轴 24、24′-滑轮
25、25′-运动轴 3-带减速机构电机
31-主动齿形带轮 32-齿形带
33-从动齿形带轮 34-轴
4-摇柄 5-螺旋机构
51-丝杆 52-螺母
6-治疗床基础 61、61′-滑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6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皮置入式腹水-静脉转流阀
- 下一篇:染整定型机的针板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