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振动压实机无效
申请号: | 01246883.5 | 申请日: | 2001-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4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忠绪;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忠绪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振动 压实机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道路用压实机,特别是关于一种双频振动压实机。
背景技术:在路缘、路边、沟槽、桥背、涵侧的压实以及在狭窄区段土方工程和城乡道路的维护中,由于压路机体积较大,机动性和贴边性差,其使用受到了限制。目前仍大量使用着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制的蛙式打夯机,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曾很适合我国国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缺点已不容忽视:夯实深度浅,效果差;操作和转移费力;偏心块外露,违反了安全要求,因夯头架连续冲击,金属结构部分容易出现断裂,夯头架的联接螺栓也在连续冲击力作用下易松动,如不经常检查会造成偏心块飞出以致伤人等事故;夯实作业噪音大,特别是在居民区建设中,它一开动,四周不得安宁。因此,建设部在20世纪80年代末做出开发其替代产品的决定。
近十余年来,国内引进了国外的振动平板夯和内燃冲击夯,基本满足了施工的需要。但它们工作时,都是平板与土壤接触,每单位土壤承受的载荷比较低,因此铺层薄,且压实遍数多,效率不高;同时其操作、转移仍很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可靠性高的双频振动压实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频振动压实机,它包括原动机及其传动装置、行走滚轮、操纵机构等,其特征:在压实机上固定有激振器,高频激振器固定在上车安装板上,上车安装板由机架与滚轮刚性联结,在滚轮内固定有行星轮系减速装置,驱动压实机前、后行走。
所述的压实机上还可以固定有低频激振器,低频激振器可以固定在滚轮内驱动轴上,也可以固定在上车安装板上。
所述的传动装置的传动比设定为高、低频激振器输入转速n1/n2=Z,Z为有理数,使激振器的高、低频率和振幅分别和砂质土及粘性土、粉质土的固有频率及振幅要求相近。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1、采用滚轮压实,保持压实效率比国外引进的平板夯和冲击夯高50%左右。
2、在滚轮内装单级行星减速机构驱动滚轮,行走速度稳定。
3、可采用双频振动。除高频激振器外,再增加低频振动偏心块,强化压实过程,能适应土壤、混凝土等多种材料的压实。
4、利用滚轮作为输出件,在滚轮内装单级2K-H行星减速机构,零件增加不多、总机制造成本较低,但确保了压实速度能达到工作要求,保证了压实效率和质量。
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压实工况和压实介质,或为了降低成本和市场要求,可以将该压实机的某一激振源去掉,制造出滚轮强制驱动的单频振动压实机。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偏心块;3、皮带轮;4、内齿轮;5、V型皮带;6、减振器;7、联轴器;8、皮带轮;9、电机;10、激振器传动皮带;11、高频激振器;12、上车安装板;13、双联齿轮;14、系杆;15、系杆安装板;16、下车轴;17、压实滚轮。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实施例1它主要由左(右)侧支撑板1、下车偏心块2、下车动力输入皮带3、内齿轮4、V型皮带5、上车安装板12及减振器6、套筒联轴器7、电机动力输出皮带轮8、电机9、上车激振器传动皮带10、上车高频激振器11、车架、双联齿轮13、系杆14、系杆安装板15、下车轴16、压实滚轮17等组成。
振动压实机的工作过程是这样实现的,电机9的动力通过上车激振器传动系统10传至上车高频激振器11,激振器产生的高频激振力通过车架传到压实轮,加载到被压实介质(铺层)上。电机9动力的另一部分通过皮带轮8、3及皮带5传至下车轴16,下车轴16为一齿轮轴,其和内齿轮4、行星齿轮13和系杆H(压实轮)组成2K-H行星齿轮传动。由行星齿轮传递过来的动力通过固联在一起的系杆H、系杆安装板15和压实轮输出,驱动压实轮前行。在下车轴16被驱动时,安装在其上的偏心块产生离心力(低频激振力),并通过两端轴承也加载至压实轮,与上车高频激振器11产生的高频振动激振力共同作用在被压实介质上,对铺层进行双频振动压实。利用联轴器7脱开电机至下车的动力传动,实现压实机工作场地的转移。
如图2所示:实施例2它主要由左(右)侧支撑板1、皮带轮3、内齿轮4、V型皮带5、上车安装板12及减振器6、联轴器7、电机动力输出皮带轮8、电机9、上车激振器皮带传动10、高频激振器11、低频激振器2、双联齿轮13、系杆14、系杆安装板15、下车轴16、压实滚轮17、齿轮减速装置18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忠绪,未经冯忠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6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