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耕田机无效
申请号: | 01247481.9 | 申请日: | 200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2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范和宗;范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有阳 |
主分类号: | A01B33/04 | 分类号: | A01B3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石 |
地址: | 6145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耕田 | ||
本实用新型属农机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势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盆地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农村生产仍采用以手工工具加人力和畜力的落后生产方式为主。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和积累建设资金。同时广大农村又是工业产品最大市场和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党和政府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极为重视,积极努力采取措施,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而不懈努力,使我国有了农用拖拉机,为农业生产机械化带来了福音。但由于拖拉机体积大,较笨重,只能在大面积的农田中使用,其购置成本又高,再加上我国地势所限,无法全面推广和使用。继后一种体积较小,价格较低的手扶式拖拉机的出现,为盆地和丘陵地区面积较大的田地实现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手扶式拖拉机在工作时对田边地角的翻耕仍不理想。由于手扶式拖拉机有150多公斤重,在无公路的山区,需要四人抬着才能上山,搬运十分不便,同时因山区地块面积一般都较小又零星分散,手扶式拖拉机仍无法操作,故需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型的适用于小面积山地及田边地角耕作的机械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由钢板制成机船1,后端上方安有两个扶手5,是控制机船1行走方向和操作机船1仓内的发动机2工作状态的机船1的后端下方安有两个平行的螺旋犁3,在螺旋犁3的上方有挡泥板4,在机船内发动机2与传动器6是连接在一起的,当发动机2工作时,通过传动器6使两个平行的螺旋犁3同时工作,左边的螺旋犁3是顺时针方向转动,右边的螺旋犁3是反时针方向转动,两个螺旋犁3的叶片是交错运行的,但相互间不发生擦片,这样工作时既保证了犁地深度,同时又使机船1顺利前行,操作者只需掌握行走方向,不需推行。传动器6上的齿轮7固定在发动机2的输出轴上,通过链条12带动双齿轮8,双齿轮8是由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组成,链条12带动大齿轮转动,小齿轮即通过链条13带动双齿轮9转动,双齿轮9的另一个齿轮10啮合。双齿轮8固定在犁轴14上,齿轮10固定在犁轴15上,犁轴14、15固定在机船1仓内底部,一端伸出到机船1仓外的端面,固定有法兰盘11,为安装螺旋犁3用,双齿轮8上的小齿轮与双齿轮9及齿轮10是一样大小的,以达到两个螺旋犁3转速一样。
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2的曲轴端头安一皮带轮,带动一个风扇对缸体降温,以保证发动机2能较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
图示说明:图1、轻型耕田机结构示意图。
图2、传动器原理示意图。
1、机船;2、发动机;3、螺旋犁;4、挡泥板;5、扶手;6、传动器;7、齿轮;8、双齿轮;9、双齿轮;10、齿轮;11、法兰盘;12、链条;13、链条;14、犁轴;15、犁轴。
本实用新型整机外型尺寸1.3米×0.5米×0.8米,整机重约67公斤,采用100型汽油发动机,每小时约能耕田半亩,比用耕牛作业提高约3倍效率,其整田质量比耕牛作业深、烂、平整、阻漏,由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一人即可将它搬运走,十分方便,同时该机操作方便灵活,成本低,价格便宜,不但适用于大田的田边地角使用,减少劳力作业,更适合于山区零星分散小到0.1亩以下的小块田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有阳,未经范有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