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永磁锁具无效
申请号: | 01247660.9 | 申请日: | 2001-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唐前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前福;朱松林 |
主分类号: | E05B47/04 | 分类号: | E05B4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元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权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永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具,确切说是一种永磁锁具。
背景技术:
永磁锁具由于其比传统弹子弹簧锁具防盗性能好,而在全国轰动一时。但由于技术上的缺欠,只是昙花一现,终未能突破传统的弹簧锁具。其失败原因主要在于:外锁芯结构不合理,锌铝合金的外锁芯易氧化而产生氧化铝粉尘,进入弹道孔阻塞弹子磁柱滑动,致使磁锁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磁锁存在的缺点,为用户提供一种防盗性能特好,开启锁固灵活,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磁锁具。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实施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新型永磁锁具,由锁体和相配的钥匙组成,其中,锁体由杆无螺纹、内具圆柱形空腔的圆顶帽螺栓形的外锁芯,装在其腔体中杆无螺纹、顶帽中部具有水平贯通槽口、槽口底面具有钥匙插孔的圆顶帽螺栓形内锁芯,及装在外锁芯外侧壁上的保护外壳等组件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外锁芯的侧壁上相对于其中心轴的对称位置,成对地开有与侧壁面垂直的密码弹道孔,每对孔内各装有一条极性位置排列相同的小磁柱,在内锁芯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与外锁芯侧壁上的密码弹道孔口相对应、与孔内小磁柱头部相锁合的小凹坑,在钥匙杆上装有与外锁芯侧壁弹道孔小磁柱的极性位置排列相反的小磁条。附加技术特征是:在内锁芯顶帽中部的槽口中设置有防钻的转动卡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锁具在安装完毕后,正常状况下处于锁定状态,即锁体的外锁芯,其前后侧壁上一对弹道孔内的小磁栓,因两相对磁极极性相反因而互相吸引,导致这两个小磁柱的异极磁头分别卡在内锁芯前后侧壁上的一对凹坑内,将内锁芯牢牢锁定。当将钥匙插入内锁芯后,由于装在钥匙杆上的磁条的两个磁极,与外锁芯前后侧壁弹道孔中的磁柱的相对磁极极性相同,因而排斥弹道孔内的磁柱使之外移,将卡在内锁芯侧壁凹坑中的磁头推出,使内锁芯随钥匙转动,锁具处于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密约量高,本锁具可做到在200万把锁芯中密码孔位不重复;且有防扎、防撬、防剪、防锯、防钻等五防功能,除制造厂家,外界不能配出开锁钥匙,因而防盗性能极强。此外,本锁具由于不使用锌铝合金,不产生氧化铝粉末,摩擦力小开启非常灵活,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外锁芯立体视图图2为外锁芯正视纵剖图图3为外锁芯俯视图图4为外锁芯侧壁180度平面展开密码孔布置图图5为内锁芯立体视图图6为内锁芯正视纵剖图图7为装在内锁芯顶部槽口中的防钻转动卡片图8为钥匙视图图中标记:1为外锁芯,2为内锁芯,3为钥匙插孔,4、为外锁芯保护外壳,5为外锁芯顶帽,6为外锁芯体,7装纳内锁芯的空腔,8为外锁芯体侧面上装纳小磁栓的弹道孔(亦称密码孔),9为内锁芯体,10为内锁芯顶帽,11为顶帽槽口,12为装纳钥匙杆的内锁芯腔体,13为内锁芯外侧壁上的凹坑,14为钥匙杆上磁条。
具体实施方式:
新型永磁锁具,包括有锁体与钥匙。锁体包括外锁芯1,装在外锁芯1腔内的内锁芯2,装在外锁芯体6外侧表面上的保护壳14,及装在内锁芯顶帽槽口11中的带有钥匙插孔3的防钻转动卡片。外锁芯1:顶帽5外径Φ32mm,顶帽内腔Φ15mm,顶帽厚5mm;外锁芯体6外径Φ25mm,内腔Φ11mm,外锁芯体6高度30mm,在外锁芯体上设置密码孔即弹道孔,其密度可达200万不重复。弹道孔8外径Φ2mm,小磁柱外径Φ1.5mm,长3mm;内锁芯2:顶帽10外径Φ15mm,槽口11宽11mm,槽底钥匙插孔3外径Φ3.5mm,顶帽厚5mm,内锁芯体9外径Φ9mm,内锁芯体9高35mm,内锁芯体9体内装纳钥匙杆的空腔12外径Φ3.5mm,空腔12高25mm,内锁芯体9外侧壁上的凹坑13外径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前福;朱松林,未经唐前福;朱松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6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射式液晶投影机的三色芯片调节对准装置
- 下一篇:汽车夜间照明自动延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