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高温搪瓷反应釜无效
申请号: | 01247730.3 | 申请日: | 200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6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万小敏;王晓;李健;杜培松;王丽;朱亚莉;叶昌焰;姚良英;柯跃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高温 搪瓷 反应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涉及搪瓷反应釜。
目前搪瓷反应釜的加热方式有夹套蒸汽加热和夹套导热油加热。夹套蒸汽加热反应釜是通过夹套中蒸汽冷凝提供热源,缺点是因夹套内使用的蒸汽压力最高为0.6MPa,所以只能提供158℃的加热温度。对于某些反应温度要求高于158℃时,只能采用电加热。即在夹套内充注导热油,由电加热棒加热导热油,导热油将热传递给反应物质。缺点是电加热耗电量大,传热速度慢,热效率低。
中国专利(专利号:90216043)介绍了一种用于搪瓷反应釜的新型釜内加热器,主要由经釜盖插入釜内并吊装在釜盖上的若干组表面为搪瓷的U型金属管串联而成。但因联接口的增多而使泄漏点增加,同时因U型管在釜中央分布而影响釜内物料的搅拌,并因加热器使用时需打开若干个进气、出气阀,增加了操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158℃)、快速加热、耐腐蚀的搪瓷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高温搪瓷反应釜,加热方式为内加热。内加热器由蒸汽进口管、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蒸汽冷凝液收集管、蒸汽冷凝液输出管组成,其中由蒸汽分布管、加热列管和蒸汽冷凝液收集管构成的主体部分形似鼠笼。内加热器外表面及搪瓷反应釜内表面都镀有搪玻璃。
根据反应物质的物性、工艺要求、加热蒸汽的物性决定加热器的大小,其中蒸汽分布管构成的圆环内径环不得小于搪瓷反应釜搅拌器的直径,蒸汽分布管的直径根据蒸汽流量确定,但不得小于加热列管直径的2倍;对根数的要求条件如下:即加热列管在蒸汽分布管上排列间距不得小于50mm。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的大小、直径与蒸汽分布管相同。加热列管上端与蒸汽分布管焊接、加热列管下端与蒸汽冷凝液收集管焊接,蒸汽分布管和蒸汽冷凝液收集管釜外部分与对应的法兰焊接,其他结构同普通搪瓷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制造的搪瓷反应釜可使用中压蒸汽作为供热,加热温度可高达400℃,加热速度快。由于内加热器内置于反应物中,所以热损失小,蒸汽利用率高,对物料的混合、传质有强化作用,运行费用低。
图1为反应釜中线剖视图。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在聚合一种有机化工中间物反应时,所用搪瓷反应釜体积为1.2m3,内加热器加热列管35根,换热面积为5.2m2,使用4.0MPa的过热蒸汽(370℃)供热,蒸汽由蒸汽进口管1进入内加热器的蒸汽分布管2,通过蒸汽分布管2,蒸汽均匀进入加热列管3,在由电机5驱动的搅拌器4的搅拌下,各加热列管3内的蒸汽与反应釜内的物料充分换热,冷凝下来的蒸汽冷凝液汇集到冷凝液收集管7,最后冷凝液由冷凝液排出管6排出加热器。
1000Kg溶剂可在0.6hr内由常温加热至反应温度,随后可在2.5hr内完成400Kg尿素熔融、聚合反应。整个过程需耗蒸汽0.5t,总需耗时3.1hr。
对比例:
在聚合与实施例相同产品时,所用反应釜体积与实施例1相同,换热面积为5.5m2,采用电加热(电加热棒在夹套内的导热油中加热导热油)方式供热,电加热棒功率为48KW,加热1000Kg溶剂至与实施例1相同的反应温度需3hr,随后在5hr内完成400Kg尿素熔融、聚合反应。整个过程用电384KWH,总需耗时8.0h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拆装的物品包装缓冲件
- 下一篇:谷粒自动装筐及除杂打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