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整车防锈油喷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7884.9 | 申请日: | 200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梅琦;廖熙;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S3/00 | 分类号: | B60S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涂强 |
地址: | 4011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整车 防锈油 喷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摩托车的喷油装置,特别是一种对摩托车整车喷射防锈油的装置。
目前,国内摩托车厂家对摩托车喷防锈油所使用的涂抹防锈生产工艺一般是采用原始人工喷防锈油或人工擦抹防锈油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效率低,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严重地污染周围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避免污染和低噪声的摩托车整车防锈油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是平板输送机途经设置有喷头的喷油室,喷头受设置于喷油室的光电控制电路控制,喷油室通过抽风装置、抽风管道与油气分离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平板输送机将摩托车输送至喷油室内,光电控制电路自动发出信号,使喷油室内的位于摩托车两侧的喷头自动对摩托车喷射雾状防锈油,生产节拍为30秒/辆。喷头喷出的多余油雾经抽风装置抽出,再经抽风管道送至油气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气体排到空气中,分离出的防锈油储存好,以备再次使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它不仅确保了产品的质量,而且显著地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油密闭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油气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轮胎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平板输送机;2.喷头;3.喷油室;4.抽风管道;5.油气分离装置;6.壳罩;7密闭腔体;8.喷油密闭腔室;9.隔离室;10.轴流式风机;11.离心式风机;12.油气分离罐;13.进气口;14.排气口;15.滤网;16.排油管;17.储油箱;18.转轴;19.旋转叶片;20.板链输送机;21.板链;22衬垫吸油毛毡。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平板输送机1途经设置有喷头2的喷油室3,喷头2受设置于喷油室3的光电控制电路控制,喷油室3通过抽风装置、抽风管道4与油气分离装置5连接。
如图1所示,喷油室3是由壳罩6与密闭腔体7分隔成喷油密闭腔室8和隔离室9。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平板输送机1将摩托车输送至喷油室3内,光电控制电路自动发出信号,使喷油室3内的位于摩托车两侧的喷头2自动对摩托车喷射雾状防锈油,生产节拍为30秒/辆。喷头2喷出的多余油雾经抽风装置抽出,再经抽风管道4送至油气分离装置5中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的气体排到空气中,分离出的防锈油储存好,以备再次使用。
如图1、2所示,抽风装置是由远程抽风和近程抽风组成,近程抽风是在喷油密闭腔室壁8上设置有多个轴流式风机10,远程抽风是在抽风管道4上设置有离心式风机11。这样设置不仅可以减小工作区的噪声,而且提高了油雾的抽取效率,保证喷油室3内的油雾不漏出。
如图3所示,油气分离装置5是在油气分离罐12的下部、上部分别设置有进气口13、排气口14,油气分离罐12内的进气口13与排气口14之间设置有滤网15,进气口13与抽风管道4连通,油气分离罐12的底部通过排油管16与储油箱17连通。被抽风管道4送来的油雾从进气口13进入油气分离罐12内,再经滤网进行油气分离,经滤网过滤净化后的空气从排气口14排到空气中,滤下来的防锈油经油气分离罐12底部的排油管16送至储油箱17内,以供再次使用。
如图3所示,为了增强油气分离效果,油气分离罐12内的滤网15与进气口13之间设置有电机通过转轴18带动旋转的旋转叶片19。让油雾先通过高速旋转的旋转叶片19进行油气分离,进一步提高油气分离的质量。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清洗喷油完毕后的摩托车轮胎,平板输送机1后端设置有轮胎清洗装置,它是受平板输送机1驱动的板链输送机20,板链输送机20的运行方向与平板输送机1的运行方向相反,板链21上设置有衬垫吸油毛毡22。操作人员推动摩托车在反向运行的板链输送机20上移动,使板链21上的衬垫吸油毛毡22自动清洗摩托车轮胎外表面进行清洁,清洗完毕后的摩托车下线入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屏蔽室的超宽带信号线滤波器
- 下一篇:铁路轨枕机动扳手中的自锁式离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