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47988.8 | 申请日: | 200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5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李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浩;李元平 |
主分类号: | B21H1/22 | 分类号: | B21H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列 特定 热轧 孔型 轧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加工桥梁伸缩缝专用型材或称桥梁伸缩缝边梁异型钢材系列产品的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轧辊是用于加工桥梁伸缩缝边梁异型钢材系列产品的,其轧辊上的孔型设计不同所加工的最终产品形状也不同,因此,轧辊上的孔型设计是决定最终产品形状的关键,现有技术中,桥梁伸缩缝专用型材中的弯头形产品的孔型设计仍然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难题,为人们提供一种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一套系列特定孔型加工出一组具有共同特点的不同形状的桥梁伸缩缝专用型材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由安装在三辊式或二辊式轧钢机上的两组或多组轧辊构成,轧辊上设有孔型,轧辊孔型分为粗轧孔型、精轧孔型、成型孔型三部分,其特征在于精轧孔型K3~K1中的部分孔型为A孔型,成型孔型J3~J1或J2~J1中的部分孔型为A孔型。上述A孔型的设计是生产弯头型产品的关键孔型设计。
上述设计有精轧孔型、成型孔型的轧辊与设计有粗轧孔型的轧辊相配合,所加工的最终产品可以是具有共同特点但形状不同的同类产品,如图4中的M1~M6及其头部相同即为弯头的类似产品。
上述精轧孔型K3~K1中的B孔型部分、成型孔型J3~J1中的B孔型部分或J2~J1中的B孔型部分可以根据前序工艺即粗轧孔型和产品的形状要求进行任意设计。
上述粗轧孔型一般按常规孔型设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通过将国内外所有桥梁伸缩缝边梁异型钢材断面形状汇集一起,内腔全部改用国际上公认的德国毛勒缝内腔形状,按不同的轧辊孔型设计归类,如图9~14所示选一个品种作为轧辊孔型设计范例,同类其它品种可按同样方法设计,形成系列产品热轧辊孔型。本实用新型轧辊孔型设计分粗轧孔型、精轧孔型、成型孔型三部分如图1~6所示。按轧制顺序分为:
粗轧孔型K9~K4 精轧孔型K3~K1 成型孔型J3~J1
常规孔型设计精轧孔型就是成型孔型,本系列产品弯头头部难度大,必须增加J3~J1成型孔(或者二个)。粗轧孔型K9~K4一般按常规孔型设计即可,根据钢坯大小,轧机能力可多可少,即粗轧孔型根据K3孔尺寸按一般孔型进行设计,故在附图中不必列出,本实用新型也不作特殊要求。精轧孔型K3~K1和成型孔型J3~J1必须用特殊孔型设计,国内外没有现成资料可借鉴,因此确定精轧孔型K3~K1和成型孔型J3~J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
本实用新型轧辊孔型设计生产的系列产品所选用的轧钢机为普通三辊式或二辊式,根据型钢大小选择不同能力轧钢机没有特殊要求,但精轧、成型轧钢机精度必须能满足产品偏差要求,生产工艺开轧温度1150以上,终轧温度750以上,生产更具有普遍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难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该装置可以用一套系列特定孔型加工出一组具有共同特点不同形状的同类桥梁伸缩缝专用型材产品。它是一种扩大了所有国内国外桥梁伸缩缝边梁异型钢材系列产品,用热轧一次成材无切削,无电焊系统的新型系列特定孔型轧辊装置。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附图1~6依次为本实用新型K3~K1、J3~J1系列特定孔型设计图。
附图7、8为本实用新型附图1~6在轧辊上的分布示意图。
附图9~14为本实用新型所生产的具有共同特点但形状不同的同类产品结构示意图。附图9~14依次为产品M1~M6形状示意图。
图中,1、上轧辊;2、中轧辊;3、下轧辊;4、孔型。
如图1~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系列特定热轧孔型轧辊装置,由安装在三辊式或二辊式轧钢机上的两组或多组轧辊构成,轧辊上设有孔型4,轧辊孔型分为粗轧孔型、精轧孔型、成型孔型三部分,其特征在于精轧孔型K3~K1中的部分孔型为A孔型,成型孔型J3~J1或J2~J1中的部分孔型为A孔型,如图1~6所示。
上述设计有精轧孔型、成型孔型的轧辊与设计有粗轧孔型的轧辊相配合,所加工的最终产品可以是具有共同特点但形状不同的同类产品,如图9~14 M1~M6及其头部相同即为弯头的类似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浩;李元平,未经李浩;李元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479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