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气动两用隔膜阀无效
申请号: | 01250022.4 | 申请日: | 2001-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8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郝津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津晶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5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两用 隔膜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输送液体介质管道上的液、气动两用隔膜阀。
(二)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液、气动两用隔膜阀多为直通式结构,阀门关闭时,其动力源是通过导管将管路中的带压介质或外设压缩气源输入到隔膜腔获得的。为保证阀门关闭的可靠性,增大其关闭压力,通常的做法是在橡胶隔膜的上方加设一复位弹簧,使弹簧的压力与液体压力共同作用于橡胶膜片上,推动阀瓣关闭阀门。上述结构特征虽可实现阀门的迅速关闭,但也增加了阀门开启时的阻力,同时也使得隔膜负载加重,导致隔膜的挠性降低,易出现疲劳破裂。另外因其自身结构所致,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易产生水锤、关闭可靠性差的不足之处。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开、闭快速顺畅且稳定可靠的液、气动两用隔膜阀。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下述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液、气动两用隔膜阀包括阀体,位于阀体流道腔内的阀座,与阀座相配合的阀瓣,以及连接在阀瓣和橡胶隔膜之间的阀杆;所述阀体为Y字形结构,它包括流道腔和与流道腔相连通且其轴线与流道腔轴线成45°-60°夹角设置的阀门控制腔;在阀门控制腔内固定安装有一导向套,所述阀杆通过导向套安装在阀门控制腔中;所述橡胶隔膜通过其本体上设置有上密封隔膜腔管接口的阀盖被压装在所述阀门控制腔的上端口处;位于导向套上方的阀门控制腔的腔壁上加工有下密封隔膜腔管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阀座与阀瓣、阀杆为同轴线结构;所述导向套内镶装有与阀杆相密配合的密封圈。
为使阀门关闭迅速、密封良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隔膜与阀瓣之间的面积比大于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本实用新型在气动条件下工作时,需要两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当阀门需关闭时,通过两位四通电磁阀控制使压力气体进入上密封隔膜腔,而下密封隔膜腔则处于排气状态,随着橡胶隔膜上部压力的增大,阀瓣在橡胶隔膜和阀杆的向下推动作用下完成密闭阀座:当阀门开启时,通过两位四通电磁阀的换位动作使压力气体进入下密封隔膜腔,而上密封隔膜腔则处于排气状态,随着橡胶隔膜下部压力的增大,阀瓣随橡胶隔膜和阀杆上移,完成开启动作。
如果本实用新型使用在液动条件下,关闭阀门时只需将带有压力的控制液体充入上密封隔膜腔即可完成关闭动作,而阀门开启时,只需通过控制机构使充入上密封隔膜腔液体排出便可完成阀门的开启动作。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不仅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密封可靠、应用范围广泛的优点,还由于其阀体采用Y字形结构,使阀瓣作用方向与管道液体流动方向相反,从而有效避免了水锤的产生,同时也减少了管道压力的损失,使得隔膜使用寿命延长。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1为阀体,2为阀体流道腔,3为阀座,4为阀瓣,5为阀杆,6为导向套,7为橡胶隔膜,8为上密封隔膜腔管接口,9为阀盖,10阀门控制腔,11为下密封隔膜腔管接口,12密封圈。
(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以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液、气动两用隔膜阀包括阀体(1),位于阀体流道腔(2)内的阀座(3),与阀座(3)相配合的阀瓣(4),以及连接在阀瓣(4)和橡胶隔膜(7)之间的阀杆(5);所述阀体(1)为Y字形结构,它包括流道腔(2)和与流道腔相连通且其轴线与流道腔轴线成45°-60°夹角设置的阀门控制腔(10);在阀门控制腔(10)内固定安装有一导向套(6),所述阀杆(5)通过导向套(6)安装在阀门控制腔(10)中,且导向套(6)内镶装有与阀杆(5)相密配合的密封圈(12),所述阀杆(5)与导向套(6)之间以动配合的关系装配在一起;所述橡胶隔膜(7)通过其本体上设置有上密封隔膜腔管接口(8)的阀盖(9)被压装在所述阀门控制腔的上端口处;位于导向套(6)上方、橡胶隔膜(7)下方的阀门控制腔(10)的腔壁上加工有下密封隔膜腔管接口(11);所述阀座(3)与阀瓣(4)、阀杆(5)为同轴线结构;所述的橡胶隔膜(7)与阀瓣(4)之间的面积比大于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津晶,未经郝津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0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