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无效
申请号: | 01251711.9 | 申请日: | 2001-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林;张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林;张德新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F5/0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荆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肢 损伤 治疗 悬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带,特别涉及一种集绷带颈腕带悬吊和三角巾悬吊于一体的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属医疗器具领域。
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凡上肢的损伤,不论是骨折、脱位,还是单纯的筋伤均要悬吊前臂于屈肘位,以悬吊的力量来减轻肢体及外固定物的重力对损伤局部的影响,同时悬吊可起到抬高患肢,有利于损伤后肿胀的消退,而且,有些损伤只要悬吊就可起到治疗作用而无须外固定。在临床上现一般采用绷带悬吊或三角巾悬吊的方法。但上述的方法分别存在着悬吊不舒适、对颈椎影响大,易滑动,稳定性差,影响疗效和取材不便、悬吊后外形不美观,对患肢覆盖面过大而不便观察和护理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绷带颈腕带悬吊和三角巾悬吊于一体,悬吊舒适,不压迫颈椎,稳定性好的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由肩部吊带1、肘部托套2、腕部托套3、调节扣4及肘部固定托5组成,其特征在于: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的上端各有一上面制有调节孔6的连接带7,肘部托套2的外侧有一固定托5,肩部吊带1通过其两端的调节扣4与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上的连接带7连接。肩部吊带1为与人体颈肩部生理曲度一致的,一边为向外凸的曲线,一边为向内凹的曲线的形状。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的宽度至少不小于5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集绷带颈腕带悬吊和三角巾悬吊于一体,肩部吊带按人体颈肩部生理曲线设计,悬吊舒适,不压迫颈椎,稳定性好,高度可调,并能根据人体及治疗的需要分别调节肘部及腕部的高度,且套取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1为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肘部托套的示意图;
附图3为腕部托套的示意图;
附图4为肩部吊带及调节扣的示意图。
该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由肩部吊带1、肘部托套2、腕部托套3、调节扣4及肘部固定托5组成,肩部吊带1通过调节扣4连接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上的连接带7,连接带7上制有调节孔6,通过调节扣4可调节肩部吊带1与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将伤肢套入肘部托套2及腕部托套3内,将肘部托套2外侧的肘部固定托5套住肘关节,伤肢即能被托起并固定。若感觉高度不适,可通过调节扣4和连接带7上的调节孔6进行调节。
该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的肩部吊带1,给予了加宽加厚,并设计成与颈肩部生理曲度一致的形状,这样,使得伤肢及外固定物的重力很大程度上被肩部承担,使颈椎不致因长时间负重而发生病变,完全克服了绷带悬吊不舒适、不科学的缺点。
该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的肘部托套2的外侧有一肘部固定托5,肘部固定托5为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使其托住前臂的近端,而且其形成折叠,使之能很好的套住肘关节而托起伤肢,这样就有效的防止其向远端滑动,并起到对抗上臂的重力的作用。其承载面积大,悬吊稳定、安全可靠并最大限度的减轻了骨折断端的剪切力。同时,两托套同时承托,当用于一些无须外固定的损伤时,除具有悬吊作用外,又因其稳固的悬吊,有效的促进了损伤的愈合,而且对一些术后病人,此带还可取代外固定。
该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高度调节由调节扣4及连接带7上的调节孔6来完成,为活动装置,可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悬吊要求,既可同时调节其高度,又能只改变一边的高度,具有比绷带、三角巾更好的灵活性。而且一旦高度固定后不会发生松动,起到了很好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集绷带颈腕带悬吊和三角巾悬吊于一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取材廉价、制造成本低、外形美观、悬吊舒适、便于护理、促进骨伤愈合康复,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失为一种骨伤科理想的医疗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林;张德新,未经李孝林;张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立体吸收层的卫生巾
- 下一篇:小型埋弧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