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鼾症治疗钳无效
申请号: | 01251851.4 | 申请日: | 200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77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王萱;展婷;火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28 | 分类号: | A61B17/28;A61B17/30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申玉玺 |
地址: | 453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 治疗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鼾症治疗钳,特别适用于对鼾症手术的治疗。
二、背景技术:目前微波治疗机所带的治疗放射探头大多为单极的针状、圆柱状,使用时将探头接触病灶,利用微波能使其凝固,用钳状探头对病灶进行夹持,但因为只能以单片钳头放射能量,不能同时对软腭或悬雍垂的前后面同时放射微波,从而不能有效的对软腭进行彻底凝固,达不到治疗鼾症的手术目的。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对鼾症手术切除时没有残留、无危险、时间短并且切割边缘整齐的一种微波鼾症治疗钳。这种微波鼾症治疗钳包括钳身前端的钳头、钳柄,其特征在于:钳身前端的钳头是一个可以夹持病灶并能张合的活动片和固定片组成,活动片和固定片之间用铰结连接,钳身套装在固定臂里,固定臂套装在活动臂里,固定片里从内到外依次有金属传导层、绝缘层和屏蔽层分别是钳身里的硬质金属导线、绝缘层、屏蔽层的延续,活动片里的金属传导层通过铰结与固定片里的金属传导层相连,并与钳身里的中心硬质导线形成传导层,活动片里的绝缘层和屏蔽层与金属传导层粘结固定,屏蔽层上连有连杆固定在活动臂上,钳身里的硬质金属传导层通过钳身后端对接口与微波连结。手柄的开合分别通过铰结与活动臂和固定臂连结,钳柄上的手柄开合带动钳身外层的活动臂,其上的连杆带动活动片外层的屏蔽层运动。本实用新型经过对鼾症患者微波治疗钳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一例出现反流或者其它并发症。患者平均花费均为500元人民币,痊愈时间平均为10天,微波可以对紧密接触的软组织部位瞬时放出巨大的功率,使之凝固并在1-2周内自动脱落,而且无出血,无瘢痕形成治疗边界整齐自然。
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钳头剖示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钳身的截面图;图4是钳柄剖示图
图中,1.固定片 2.铰结 3.活动片 4.钳身 5.连杆 6.活动臂 7.固定臂 8.对接口 9.手柄铰结 10.微波 11.手柄 12.屏蔽层 13.绝缘层 14.硬质金属传导层 15.活动片金属传导层 16.活动片绝缘层 17.活动片屏蔽层
五、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上附图详细描述实施例,钳身4的前端钳头是一个可以张合的活动片3和固定片1组成,活动片3和固定片1之间用铰结2连接,钳身套装在固定臂7里,固定臂套装在活动臂6里,固定片1从内到外依次是金属传导层14、绝缘层13和屏蔽层12,它们分别是钳身4里的硬质金属导线绝缘层和屏蔽层的延续,活动片3里的金属传导层15通过铰结5与固定片里的硬质金属传导层14相连接通,并与钳身4里的中心硬质导线形成传导层,活动片3里的绝缘层16和屏蔽层17粘接固定在金属传导层15上,活动片屏蔽层17上连有连杆5固定在活动臂6上,钳身后端有对接口8与微波相连,微波导线与钳身里的硬质金属传导层14接通。手柄11上端分别通过铰结9与活动臂6和固定臂7连接。治疗时,钳身上的手柄9开合运动时带动钳身外层的活动臂6,其上的连杆5带动活动片3外层的屏蔽层17运动,并通过钳身4和活动臂6操纵钳头上的固定片1和活动片3夹持软腭或悬雍垂,同时对其释放微波能,使其凝固脱落,从而替代传统悬雍垂腭咽成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凯,未经王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18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