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无效
申请号: | 01252806.4 | 申请日: | 200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4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邱兆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胸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M29/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血管 连接 内置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血管内置支架。
背景技术
临床外科手术中为了缩短主动脉瘤手术中的动脉阻断时间,以降低其供应脏器的缺血时间,同时也为了术中减少或不用缝针,使针眼出、渗血降到最低限度,国外在多年前已有带支架的人造血管,虽然可简化置入手术,但存在以下缺陷,1:支架固定在血管的两端,使长度固定,而动脉病变长度往往在手术中才能完全了解,所以术前选用材料无法根据病情调整,只有准备多根备用,增加了病员的费用,目前在我国无法推广,2:两端支架粗,中间血管细,而支架型号尺寸是以血管直径标定的,这对于东方人动脉比较细来说,选型号也出现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可配合人造血管,用于血管外科的手术中,减少动脉阻断时间和缝合针眼的出、渗血,减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医用纯钛金属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不同型号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支架本身与人造血管不固定连接,其最大外径与人造血管吻合,支架制成环状,支架环外径(1)为6至30毫米,环宽(2)为1.2至1.4毫米,支架中部设有凹槽(3),凹槽可制成弧形或其他形状,其底部中央处环壁厚度一般不超过0.6毫米,凹槽边缘凸出(4)呈园柱形,可增加结扎的牢固性,支架内壁(5)两端制成光滑的喇叭形管。
本支架使用时置于人造血管腔内,在术中根据血管病变长度决定人造血管的长度与型号,在人造血管长度确定后,将本发明支架放入人造血管两端,在支架凹槽部位进行结扎固定,手术操作方便,术中只需要一根血管和一对支架即可。
本实用新型支架中部内凹,便于手术时结扎固定,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可靠性。支架外表面两端的圆柱形凸出与人造血管配合,凸出部分增强了结扎的牢固性。支架中空的两端喇叭形及其光滑的内壁表面,保证了人造血管有效的血流面积,增强了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医用纯钛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的特点和很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本支架经动物实验,效果良好。本支架能使手术简单可靠、并发症减少,手术速度加快,病人痛苦小,疗效较以往明显提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手术难度降低,减轻病员的经济负担,便于在各级医院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其中1是支架外径
2是支架环宽
3是凹槽
4是凹槽边缘凸出
5是凹槽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医用纯钛金属材料制做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支架制成环状,支架环外径为8毫米,环宽制成1.2毫米,支架中部设制弧形凹槽,槽深为1.5毫米,凹槽边缘凸出制成园柱形,支架内壁两端制成光滑的喇叭形管,常规消毒,备用。
实施例2
采用医用不锈钢材料制做人造血管端连接内置支架,支架制成环状,支架环外径为28毫米,环宽制成1.4毫米,支架中部设制弧形凹槽,槽深为1.5毫米,凹槽边缘凸出制成园柱形,支架内壁两端制成光滑的喇叭形管,常规消毒,备用。
实施例3
行外科手术时,将本支架置于人造血管腔内,在术中根据血管病变长度决定人造血管的长度与型号,在人造血管长度确定后,将支架放入人造血管两端,在支架凹槽部位进行结扎固定,手术操作方便,术中只需要一根血管和一对支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胸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胸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2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避孕防病安全帽
- 下一篇:可双向转动的门把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