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链自行车后轮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2827.7 | 申请日: | 200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67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才;周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正才 |
主分类号: | B62M11/02 | 分类号: | B62M11/02;B62M17/00;B60B27/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5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后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特别适合于对无链自行车后轮连接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链自行车,其后轮结构由后轴、与中轴连接的转动轴、后轴伞齿轮、轴碗、钢球、棘轮、千斤等组装成一体,并安装在车架后下叉内,比如中国专利94223863“无链自行车驱动装置”表示了这种结构。其一个缺点是拆装复杂,尤其是传统的后轴皮总成内,钢球等零件靠黄油等粘附,容易散落,而且安装时不易保证原车的组装精度,从而使磨损加快,动力传递效率降低,而且拆、装本身工序多,费时费力。加之现国外流行一种喜换后轮的趋势,经常更换不同色彩的后轮,以保持新鲜的感觉,这也要求自行车后轮换装方便、快捷。另外,由于转动轴两端为刚性连接,往往因组装精度误差而使转动轴与中轴连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方便拆、装的结构无链自行车后轮,并使转动轴两端安装连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包括转动轴及其后伞齿轮及相互啮合的后轴伞齿轮、后轴,其特征在于套在后轴上并处于车架后下叉内仅有整体独立的后轴皮总成及右垫圈,后轴伞齿轮末端装有千斤,其与后轴皮总成左端的飞轮外圈构成可分离的接合部。
上述的整体独立式后轴皮总成,其轴皮管内有一支撑管,左、右花盘分别套装在轴皮管的左右端,其中飞轮外圈嵌装在左花盘内圈,支撑管两端与后轴皮之间还各紧配合装有左右轴承,支撑管一端沿口内外翻边,从而使后轴皮所有零件都与支撑管连接。
与后轴伞齿轮啮合的转动轴后伞齿轮内开有相对两道半圆弧截面直键槽,转动轴末端贯穿一两端均为半球面的键销,并与直键槽配合,使转动轴可万向偏转。
本实用新型由于后轴皮总成的所有零件都与支撑管直接或间接刚性连接,从而使后轮成为一个整体独立的部件,使车架后下叉内仅有后轴皮总成和右垫圈二个部件。当修理或其他需要需更换后轮时,只要将后轴左端的螺母退下,将后轴从右端拔出,取下右垫圈后,将后轴皮总成向右移动至右垫圈留下的空间,使飞轮外圈与千斤分离,即可卸下后轮,安装也很方便,用户可以多备几个后轮,随意更换,而且不会造成现有结构卸、装时对传动机构装配精度的影响。对有链自行车的飞轮部件稍作改装后,也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使档次提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结构实施例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结构安装于车体示意图,图3为后轴皮总成另一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后轴1贯穿右垫圈2、整体式后轴皮总成、后轴齿轮包25并以左螺母锁定而成,其中车架后下叉15内仅有整体式后轴皮总成及右垫圈2。后轴齿轮包25内的后轴伞齿轮12末端套装千斤11。后轴皮总成的轴皮管5两端分别固连左花盘9、右花盘4,飞轮外圈10嵌装在左花盘9内圆。轴皮管5内有一支撑管6,其两端通过左轴承、右轴承3以紧配合方式将支撑管6与轴皮管5固定在一起,支撑管6左端沿口向外翻边8,从而将后轴皮所有零件都与支撑管6固连成总成整体,拆装后轮时无零件可散落。图中14为右紧固螺母垫圈,26为后轴皮衬套。
与后轴伞齿轮12啮合的转动轴伞齿轮16内孔开有相对两道半圆弧键槽18,转动轴19末端贯穿一两端均为半球面的键销17,利用键销17与键槽18的配合,以及转动轴19末端的空间,使转动轴19可万向偏移,解决了转动轴与中轴因精度误差而无法装配问题。
图3表示的后轴皮总成另一实施例,具有更低成本的优点。用钢碗20、钢球21、轴衬22分立零件组装来代替轴承3,并螺连于支撑管6两端,通过支撑管左端翻边8和右端螺母23锁定为一体,套于支撑管外的后轴皮5两端分别固连左、右花盘9、4,其中飞轮外圈10螺连于左花盘9内圆,轴碗24与右花盘4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正才,未经陈正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2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