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以侦测物件的遮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2995.8 | 申请日: | 2001-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45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沈叔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叔燕 |
主分类号: | H04N1/04 | 分类号: | H04N1/04;G03G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鲍良胜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以 侦测 物件 遮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侦测物件的遮蔽装置,涉及测试技术。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光遮蔽器10如图5所示,利用不透明模制树脂或壳体等封装外壳9,用来固定发光元件12及受光件22,使其面对面,用一定的空间部宽度51与空间部高度52来进行光授受的方式。这种光遮蔽器10在有被检测物通过发光元件12与受光元件22的面对面的空间部5时,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线被遮住,受光元件22不能受光,在没有被检测物通过时,发光元件12的光线就可被受光元件22接收,利用这种方式就可检测出有无被测试物。一般光遮蔽器10在应用上必须考虑与被检测物的配合,主要配合参数为空间部宽度51、空间部高度52与光轴线高度41。在实际应用上,如图6所示,将光遮蔽器10焊在电路板上,被检测的运动路线必须通过光轴线4的位置,且被检测物的宽度WD不得大于空间部宽度51,以及被检测物埋没入光遮蔽器10的深度HD不得大于空间部高度52。但是在不同应用上,常常因为上述的条件的不符合,而必须重新制作模具,这样不仅增加了开发费用,也浪费了新产品开发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以侦测物件的遮蔽装置,该装置是利用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连结杆3连结发光部1和受光部2,以组成各种不同的空间部宽度51、空间部高度52与光轴线高度41的光遮蔽器10,以期达到缩短遮蔽装置的设计开发时间,使其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都可快速完成光遮蔽器10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以侦测物件的遮蔽装置,主要包含有:发光部,具有封装外壳与发光元件;受光部,具有封装外壳与受光元件,其特征在于用连接杆使上述发光部和受光部互相面对面的连接起来,其中,可选择所须的特定空间部宽度、空间部高度与光轴线高度,以连结杆搭配连结,而连接杆可由至少二个以上的连接杆串联而成,连结杆的一端固定在发光部的封装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受光部的封装外壳上;其中连结杆与发光部和受光部的接触面上,可以轴孔的紧配合方式连接,可以卡榫方式连结,可以粘着方式连接,也可以螺丝紧固方式连结,其中连结杆的外形亦可采用不对称方式,利用这种方式,即使发生发光部与受光部错放时,就无法与连接杆配合,其中上述连结杆的底部设有入突起部,用来与电路板的嵌合孔互相嵌合,在连结杆的底部最好设有二个以上的突起部,位于连接杆底部的中心点以外的非对称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将发光元件固定在封装外壳上形成发光部和受光元件固定在封装外壳上形成受光部之后,再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连结杆连结,以组成各种不同空间部宽度、空间部高度与光轴线高度的光遮蔽器,故在不同的应用条件下,不必重新制作模具,不仅节省开发费用,而且还节省了新产品开发的宝贵时间,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为常见光遮蔽器示意图。图6为常见光遮蔽器与被测试物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光遮蔽器1----发光部11---发光部封装外壳 12----发光元件2----受光部21---受光部封装外壳 22----受光元件3----连结杆31---连结杆高度 32----连接杆长度33---实起部 34----连结杆底面中心点4----光轴线41---光轴线高度5----空间部51---空间部宽度 52--空间部高度9----常见光遮蔽器的封装外壳HD---被检测物没入光遮蔽的深度WD---被检测物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叔燕,未经沈叔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29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