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3154.5 | 申请日: | 200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薛晓东;刘晓捷;马荣荣;蒋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05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密封 结构 气固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产品的加工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中生成的气相丙烯和固相聚合物需要分离,原来的气固相分离器是将该介质输入密封容器,通过密封容器上面的转轴装置,带动安装在密封容器上部的叶轮高速旋转,依靠重力作用使固相聚合物沉降到下部排出,气相丙烯则从上部出口输出。由于介质是气固相共存,因此对密封结构要求较高。现有的气固相分离器如图1所示,是由两个密封件(静环和动环)相叠联在一起组成的内压式机械密封,并置于注满密封液01的密封腔02内,密封腔与上面连成一体的轴承箱之间用油封03隔断。
但在实际生产中,这种密封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当叶轮高速旋转时,介质里的许多微小颗粒很容易上浮至机械密封处,由于机械密封是内压式结构(介质在动环、静环腔内),在离心力作用下,微小颗粒会浮贴在动环、静环的内壁上,很容易进入密封面,使密封面损环;
2.另外,下部的静环是靠密封液和介质的压差及弹簧力固定的,底部有定位销防止静环转动,当系统压力频繁变化且造成介质压力超过密封液压力时,静环很容易上串,若介质压力下降,静环也很难回落到定位销位置,造成密封面打开,使介质泄漏。假如加大静环的固定力,则动环受内压过大易爆裂,也要造成密封面打开而密封失效。
3.由于轴承箱与密封腔连成一体,如果机械密封泄漏,密封液很容易进入轴承箱,从而破坏了轴承的正常运行,降低工作寿命,缩短了分离器的运行周期(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即需停机检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气固相分离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轴承箱与密封腔分开、采用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的新型密封结构,使设备功耗降低、寿命延长的气固相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包括转轴、轴承箱、密封装置、密封容器,其特点是:所述的轴承箱与密封装置分开设置,中间由联接体连成一体;所述的密封装置由密封腔和机械密封相连构成;所述的轴承箱、联接体、密封腔、机械密封依次套装在转轴上,所述的转轴下端与密封容器上部连接。
上述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其中:所述的机械密封为外压式密封结构。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上的技术措施,将轴承箱与密封腔分离,密封液不会漏入轴承箱;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使介质中的微小颗粒不会进入密封面。因此保证了轴承正常工作和密封面不受损失效,使设备功耗降低,能长期运行。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气固相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包括轴承箱1、联接体2、密封装置3、转轴5、以及密封容器6和叶轮7。密封装置由密封腔31和机械密封32相连构成。轴承箱1与密封装置3分开设置,中间由联接体2连成一体。所述的轴承箱1、联接体2、密封腔31、机械密封32依次套装在转轴5上。所述的转轴5下端与密封容器6上部连接(配合参见图4),转轴5末端设有叶轮7置于密封容器内的上部。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密封结构采用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该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32由静环321、动环322、弹簧压环323、弹簧支架324、机械密封腔体325、密封圈326、垫片327组成。静环321上的台阶与轴套51上的相应台阶紧密安装,之间有两道密封圈326密封。动环322紧密安装在静环321上面,弹簧压环323紧密安装在动环322上面。弹簧支架324固定安装在腔体325上,并悬于动环323上方,其弹簧插入弹簧压环323上的弹簧孔中。腔体325下端与动环322外侧紧密安装,并有密封圈325嵌入密封,腔体325上端与联接件2连接,中间由垫片327密封。腔体325、动环322、静环321、与轴套51之间构成密封腔31,该腔中注满了密封液。其中介质里上浮的微小颗粒只分布在静环321、动环322、密封腔体325外侧的空隙中。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轴承箱1、联接体2、密封腔31、机械密封32依次套装在转轴5上。所述的转轴5下端与密封容器9上部连接,转轴5末端设有叶轮8置于密封容器内的上部。
当新型密封结构的气固相分离器运行时,转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由气相丙烯和固相聚合物组成的介质6从进料口91输入密封容器中,依靠重力作用使固相聚合物沉降到密封容器的下部92排出,气相丙烯则从上部出口93输出。由于介质是气固相共存,使介质里的微小颗粒上浮并沿着机械装配留下的空隙7进入机械密封处,由于采用了外压式机械密封结构,这些微小颗粒只在静环和动环外侧的空隙中,并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外部,不会漂贴到静环和动环外壁进入密封面,从而保证了密封面不受损伤。当系统内压力频繁变化时,静环、动环的串动,由弹簧的弹力予以平衡,可始终保持密封面的紧密接触。当密封腔上部的机械密封泄漏时,由于与轴承箱分开,其中的密封液也不会进入轴承箱,从而保证了轴承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未经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塑料事业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1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