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摇椅无效
申请号: | 01253650.4 | 申请日: | 200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和斌 |
主分类号: | A47C3/02 | 分类号: | A47C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摇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摇椅。
背景技术
市场现有的摇椅五花八门,有吊蓝式、地摆式等等,但它们都存在以下缺陷:1.摇椅的动力来自使用者自身,因此,使用者缺乏舒适感;2.腿垫凳与座椅部分是分开的,这样,限制了摇椅功能的发挥;3.都是单人使用的;4.某些摇椅的实现方法采用基架底部呈弧形构造,与地面长期进行接触,易损坏地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舒适、方便的电动摇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摇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组合座椅、主动力系统、副动力系统;所述的基架由一底架及二立架组成,所述的立架架设在底架的两侧上方,所述的底架的四角下方设有减震器,所述的立架顶部设有转动组合件;所述的组合座椅由座椅、椅背、腿垫及扶手支架组成,所述的座椅分别与椅背、腿垫栓接,所述的座椅底部设有下垂支柱及悬挂支架,所述的扶手支架内设有与转动组合件螺接的螺孔,转动组合件通过螺丝及螺孔螺接在扶手支架内,所述的扶手支架设有侧面封板,该侧面封板上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的主动力系统由电机、减速器、输出曲柄连杆机构组成,所述的输出曲柄连杆机构的连杆端部与上述下垂支柱连接,主动力系统的电机发出的动力,通过减速器减速后,再通过输出曲柄连杆机构对下垂支柱发出近似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从而使整个组合座椅以转动组合件为支点作往复摇摆运动;所述的副动力系统由正反转电机、减速齿轮、主支杆、第一副支杆、第二副支杆组成,所述的主支杆设有与上述减速齿轮相配的轮齿,所述的主支杆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副支杆栓接,该第一、第二副支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上述椅背、腿垫板的背面栓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可通过减速齿轮驱动主支杆作向前、向后运动,从而带动第一、第二副支杆,使椅背、腿垫板作升降调节。
还包括Z形附件、手柄、踏板、立撑、插孔、筒箍件、穿孔,所述的筒箍件固设在立架上,所述的插孔开设在底架上,通过穿孔与筒箍件的配合以及立撑与插孔的配合,将Z形附件固设在基架上。
所述的穿孔、插孔至少有2个,以调节踏板与座椅的间距。
所述的底架的底部设有托盘。
所述的主支杆的轮齿两端各设有一可触动正反转电机电路开关的限位开关触头。
所述的输出曲柄连杆机构的曲柄上设有至少2个可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的孔,以调节组合座椅往复摇摆运动的间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腿垫板、椅背以及座椅的承载体是形成一体化的,其中腿垫板和椅背的升降调节系统采用电气动力系统来控制实现,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进行调节,使用方便舒适;2.其主动力系统输出曲轴所形成的推力是水平方向的,这样可节约能耗;3.附件和手柄的组合与基架上的筒箍件的栓接,实现了一个新的功能,即提供了一种夫妻性生活时的辅助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架、附件、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副动力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它是由基架14、组合座椅9、主动力系统12、副动力系统15等相关部件组合而成。
基架14由一底架141及二立架142组成,所述的立架142架设在底架141的两侧上方,所述的底架141的四角下方设有减震器18,所述的立架142顶部设有转动组合件19;所述的组合座椅9由座椅91、椅背10、腿垫4及扶手支架6组成,所述的座椅91分别与椅背10、腿垫4栓接,所述的座椅91底部设有下垂支柱1及悬挂支架8,所述的扶手支架6内设有与转动组合件19螺接的螺孔61,转动组合件19通过螺丝62及螺孔61螺接在扶手支架6内,所述的扶手支架6设有一侧面封板7,该侧面封板7上设有控制开关。
主动力系统12安装在基架14的底部中间位置,该主动力系统12由电机121、减速器122、输出曲柄连杆机构11组成,所述的输出曲柄连杆机构11的连杆端部与上述下垂支柱1连接,主动力系统的电机121发出的动力,通过减速器22减速后,再通过输出曲柄连杆机构11对下垂支柱1发出近似水平方向的推动力,从而使整个组合座椅9以转动组合件19为支点作往复摇摆运动;主动力系统12的输出曲柄连杆机构11的曲柄上设有多个孔111,以调节承载体往复运动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和斌,未经魏和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