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压舱的加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3656.3 | 申请日: | 200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241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邹维贤;付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新颖氧舱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压 加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用氧舱、潜水减压舱等载人气压舱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用氧舱、潜水减压舱等载人气压舱中,由于舱内空调降温去湿的影响,而使舱内环境呈现低湿干燥状态,对人体不利,同时干燥也容易引起静电,尤其是用来治疗的氧气加压医用氧舱,如果静电不及时逸散,严重的有可能会引发燃烧事故,而通过舱内加湿则可以有效地逸散静电;因此,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制定标准,要求舱内湿度必须达到一定数值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尚无这样的加湿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对医用氧舱、潜水减压舱等载人气压舱进行加湿的装置;更进一步地,如何使该加湿装置能自动调节舱内的湿度,使之维持在一较为恒定的设定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在现有的气压舱内设置一喷气嘴和一出水嘴,两者的口部为紧邻设置,其中喷气嘴通过管道与位于舱外的气源相连,出水嘴通过管道与一位于舱外的储水罐相连。
所述的压力舱与所述的储水罐以具有相等的气压为佳,这可以通过在二者之间以一专用管道连通实现,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所述的连接出水嘴与水源的管道在位于舱内部分的管壁上开有与压力舱相连通的通气孔;
为实现自动加湿功能,可在所述的喷气嘴与所述的气源之间串接有一自动控制阀,并在舱内设置一湿度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用导线与一控制所述自动控制阀启闭的自动开关相连。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解决在医用氧舱、潜水减压舱等载人气压舱中因降温去湿等原因而引起的环境干燥并致使进舱人员咽喉不适的弊端,另外,通过加湿还可消除舱内静电,从而有效地防止医用氧舱的烧舱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连接出水嘴与水源的管道处)。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气压舱1尾部封头壁上通过支承架11固定有设置一喷气嘴2和一出水嘴3,两者的口部紧邻设置且垂直相对,其中喷气嘴2通过管道21在舱外经自动控制阀7、减压阀8与气源相连,该气源可以是压缩空气源,也可以是将瓶装氧气经二级减压而成,只要其出口气压大于舱内气压;而出水嘴3则通过管道31与位于舱外的储水罐5相连,储水罐5上部开有注水口,底部开有排污口并分别设置有控制阀;
当高速气流由喷气嘴2喷出时,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里原理,喷气嘴2周围形成一个低压区,而出水嘴3的开口即位于这一低压区内,由于出水嘴连接管路31的另一端压力不变,于是在出水嘴管路31的二端就形成一个压差,以此压差为动力,储水罐5中的水即被源源不断地经管路31自出水嘴3吸出,再经喷气嘴2喷出的高速气流吹拂,即将水柱吹成细雾;
由于一般载人压力舱具有升压、稳压、降压三种工作过程,其压力值不一,即使在稳压阶段,其压力值也是波动的;为使储水罐5在压力舱的压力变化全过程中都能随时加湿供水,储水罐5内部的水面压力必须与压力舱1的工作压力始终等同,为此,在所述的连接出水嘴与水源的管道4在位于舱内部分的管壁上开有与压力舱相连通的通气孔41,参见图2、图3,此时,储水罐5的注水口也可开在管道4位于压力舱1外的部分,即图中的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自动控制阀7采用防爆电磁阀,为能自动进行加湿操作,该防爆电磁阀由一继电器9控制其启闭,其常开触点对串联在防爆电磁阀7的线圈回路中;同时在压力舱1内还设置有一湿度传感器6,该湿度传感器6在湿度变化时会引起自身的物理量(如:电阻、电容、导电率)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电容式传感器,具体可采用IH3605型热固聚脂电容式传感器;该湿度传感器6用导线61串在所述继电器9之线圈回路的控制电路上,而该控制电路的具体线路则可采用现有技术,不详述;
为能具有手动加湿与自动加湿两种工作状态,在所述电磁阀7的线圈回路中还串有一单刀双掷型开关K作为切换开关,其动触点与电源正极相连,其中的一个静触点(手动)直接接电磁阀7的线圈,另一个静触点(自动)则与所述继电器9的动触点相连;
图中KC为一双触点对继电器,在本实施例中作为整个控制电路的总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新颖氧舱制造厂,未经杭州新颖氧舱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