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机械制动器的摆线液压马达无效
申请号: | 01253940.6 | 申请日: | 200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6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贺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孝杰 |
主分类号: | F16H39/00 | 分类号: | F16H3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机械 制动器 摆线 液压 马达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领域,是一种内置机械制动器的摆线液压马达。
背景技术
目前,用液压马达直接驱动负载,由于诸多方面的优点,故近二十年在全世界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液压马达在进出油口被关闭时,理论上能使输出轴完全停止转动。但由于液压马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油泄漏现象,因此,实现完全制动是不可能的。常用的方法是在负载上加装各种制动器,或在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外接机械制动器。负载上加装各种制动器,由于机构复杂、操纵不便、体积大。目前,越来越倾向于在液压马达输出端附加机械制动器,由液压马达制造商以整套形式提供带机械制动器的液压马达。在摆线液压马达的输出端外接制动器近几年已开始应用,但由于摆线液压马达本身轴向尺寸大,加接后轴向尺寸更大,限制了带制动器摆线马达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内置机械制动器的摆线液压马达。解决方案是将机械制动器部分的制动轴与液压马达的花键联轴节直接联接,在制动轴上装有若干动摩擦片,制动器壳体上装有若干定摩擦片,以弹簧的弹力驱使动、定摩擦片压紧,产生制动作用。当马达启动时,液压控制油从制动器控制油口进入,推动活塞将弹簧压缩,松开动、定摩擦片,使马达转动。由于机械制动器直接设置于摆线液压马达的输出部分内,从而,简化了结构、缩短了轴向尺寸、使传动更紧凑、扩大了带制动器摆线液压马达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油路控制原理图;
图3是增设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制动轴,2、前端盖,3、弹簧,4、活塞,5、动摩擦片,6、定摩擦片,7、制动器壳体,8、连接板,9、定子体,10、花键联轴节,11、转子,12、滚子,13、辅助配流板,14、配流盘,15、后壳体,16、补偿盘,17、弹簧,18、短花键联轴节,19、前侧板,20、隔离垫,21、轴承,22、活塞座,23、垫,24、轴承,25、油封,26、减速器。“K1”、马达梭阀的控制油出口,“K2”、制动器控制接口,“A”、“B”马达进出油口。
现结合附图,将其特征作如下描述:内置机械制动器的摆线液压马达,由转子11、定子体9、花键联轴节10、滚子12、后壳体15、配油机构等组成摆线液压马达部分,其中配油机构是由辅助配流板13、配流盘14、补偿盘16和短花键联轴节18所构成;由制动轴1、轴承21、轴承24、制动器壳体7、定摩擦片6、动摩擦片5、活塞座22、活塞4、弹簧17、油封25、连接板8、前端盖2等组成机械制动器部分;其特征是液压马达的花键联轴节10与制动器的制动轴1直接联接,液压马达转子11的转动与扭矩的输出是直接由花键联轴节10传至制动轴1。联接板8与定子体9是直接联接的,另一种联接形式是联接板也可以与前侧板19直接联接。机械制动器部件的动摩擦片5和定摩擦片6设于活塞4与连接板8之间,在制动轴上装上动摩擦片,制动器壳体7上装有定摩擦片,它们的片数为单片至多片。为增设减速机构,可在前端盖2的位置上配设减速器26。具体实施方式
内置机械制动器的摆线液压马达是在普通摆线液压马达输出部分的位置上,设计制动器,将摆线液压马达的输出部分与制动器合为一体。液压马达转子的运动和扭矩通过花键联轴节10直接传给制动器的制动轴1(制动器的输出轴),制动轴上装有若干动摩擦片5,制动器壳体7上装有若干定摩擦片6,马达在不工作时或需停车时由于弹簧3(螺旋弹簧或蝶形弹簧)的弹力,使动摩擦片与定摩擦片压紧,产生制动作用。马达工作时液压控制油通过“K2”口进入,推开活塞4,将弹簧压缩,松开动摩擦片与定摩擦片,马达运转。由于将制动零件直接设计在摆线液压马达内,省去了原马达的前壳体、前端盖、输出轴、轴承等多个零件,使马达体积缩小三分之一,整个带制动器摆线液压马达可以达到原摆线液压马达相接近的尺寸、体积和重量,减少了传动环节,提高了机械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孝杰,未经贺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3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