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机芯无效
申请号: | 01254014.5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21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增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4 | 分类号: | F24H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江南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丰海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机芯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加热装置。具体说,是诸如淋浴器一类水加热装置上的电热水器机芯。
(二)背景技术
目前,诸如淋浴器一类的水加热装置所用的电热水器,都是电加热储热式热水器。使用这种热水器,虽然能够为人们提供热水,但由于需要储水预热,使得其体积大,重量重,占据空间多,安装起来也比较麻烦。又由于这种热水器预热时间较长,以50升容量的储热式热水器为例,在冬季至少要加热3~4个小时后才能使用。而且,由于受其容量所限,不能连续提供热水,一箱热水用完后,还得重新预热一段时间后才能使用。另外,由于这种热水器的电加热元件始终浸没在水中,时间一长,其表面易氧化腐蚀。严重时,会发生漏电事故,很不安全。再一方面,由于这种热水器的电加热元件是金属丝,不仅热效率不高(一般不超过80%),而且使用寿命不长(仅有1000小时左右),使用成本较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机芯。使用这种机芯的电热水器,体积小、重量轻、占据空间少、易安装,能随时提供热水、安全、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水器机芯,其结构特点是包括上、下水道板,该上、下水道板相平行,其两对应端间各固定一侧框,以用于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框架。上、下水道板的内侧对应地开有若干盲孔。其中,下水道板两端处的盲孔底部开有通孔,其外侧有进、出水管,该进、出水管分别与其两端处的盲孔对应且连通。上水道板上的每对盲孔底部间有便于该两盲孔相通的水道。下水道板上、除其两端处的两盲孔之外,每对盲孔底部间亦开有便于该两盲孔相通的水道。上、下水道板间设置有若干石英玻璃管,该石英玻璃管的两端呈密封状插入相对应的上、下水道板内侧盲孔内,使得进、出水管间相连通。所说的石英玻璃管外表面有半导体电热膜,该半导体电热膜均与电极相连。下水道板上有金属嵌件,该金属嵌件与上、下水道板内的水道相通,并与接地焊片相接。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机芯主要由上下水道板、侧框和若干带有半导体电热膜的石英玻璃管构成,不需储水箱,大大缩小了热水器的体积和重量。不仅占据空间少,安装起来也比较容易。
又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机芯由上下水道板、侧框和若干带有半导体电热膜的石英玻璃管构成,使得自来水从进水管进入后,在依次流过每根带有半导体电热膜的石英玻璃管的同时,即被加热。这样,从出水管流出的水即为热水。不需预热,不受任何用水量的限制,可随时提供热水。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机芯的电加热元件为半导体电热膜,且加工在石英玻璃管的外表面,不与水接触,不仅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而且不会发生漏电事故、确保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机芯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器机芯包括上水道板6和下水道板10,该两水道板呈水平状设置,其两对应端间各通过一侧框7相连接,使得连接后形成一正方形框架。所说的上水道板6、下水道板10和两侧框均为塑料制品。上水道板6和下水道板10的内侧对应地加工有若干盲孔。其中,靠近下水道板10两端的两个盲孔底部加工有通孔,对应于该两盲孔处的下水道板10外(下)侧分别借助于自攻螺丝14和密封圈12固定一进水管13和出水管17,使得该进、出水管分别与对应处的下水道板10内侧的盲孔相连通。上水道板6上的每对盲孔底部间加工有使该两盲孔相通的水道16。下水道板10上,除去靠近其两端处的两个盲孔之外,其余的每对盲孔底部间亦加工有使该两盲孔相连通的水道16。上、下水道板6和10上相对应地盲孔内,均配有一根石英玻璃管8,该石英玻璃管的两端借助于密封圈9封入相应的盲孔内,使得进水管13与出水管17间相通。石英玻璃管8的外表面加工有一层半导体电热膜,该半导体电热膜与电极5相连。
见图3,所说的电极5为长条状金属片,其一端伸出侧框7之外,其一面焊有若干对弧形簧片,每对弧形簧片一一对应地夹持在带有半导体电热膜的石英玻璃管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捷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