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打气筒无效
申请号: | 01254154.0 | 申请日: | 200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20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葛桂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桂仙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60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工具类中的打气筒,尤其是一种微型打气筒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打气筒有电动充气和人力充气之分,前者固然省力且效率高,但是其成本高,移动不方便,一般仅用于专业修理场所,后者中常用的为手动打气筒,其又分为具增压储气管和不具增压储气管两种。其中,不具增压储气功能的打气筒因其打起气来很费力且有效进气量较小,已呈被淘汰之势,而现有的具增压储气管的打气筒虽打气省力,但往往结构松散,显的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给自行车、摩托车及球类等充气的情况,这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可在相关修车点得到解决,但是对于骑车在外、修车点分布较远或者是喜欢骑车郊游的人来说,这一解决途径却是远水不解近渴,常常不得以而只好下车推行。为此,人们制造出了便于携带的微型打气筒,但现有的微型打气筒要么是打气非常费力,达不到需要的充气压力,要么是在结构上比较复杂,制造加工麻烦,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打气省力的微型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种微型打气筒,设有底座,底座上连接有出气管和增压筒,增压筒外套有气筒身,气筒身上方固定有手柄,在增压筒的顶部固定有一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中间设有单向阀,活塞柱体外周开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安放有可在环形凹槽内上下移动的″O″形密封圈,″0″形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活塞柱体外径,内径大于活塞柱体环形凹槽处的外径,活塞柱体上还开有贯通活塞顶部和环形凹槽的竖向凹槽。
所述的竖向凹槽的数目为1~4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具有增压储气功能,打气省力。
附图说明
图1微型打气筒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微型打气筒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型打气筒设有一内塑通气孔道的塑胶底座1,底座1上连接有出气管2和一塑料增压筒3;在增压筒3的顶部粘接固定有一活塞8,活塞8中间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由活塞8中间的顶部带圆锥形孔的中间通孔和一头部为圆锥形的塞子10构成;塞子10由一贯通活塞壁的小钢丝11挡住而不至于掉入增压管3内;活塞8柱体外周开有一环形凹槽5,环形凹槽5内安放有一可在环形凹槽5内上下移动的″O″形密封圈9;″O″形密封圈9的外径大于活塞8柱体外径,内径大于活塞8柱体环形凹槽5处的外径;活塞8柱体上还开有贯通活塞8顶部和环形凹槽5的竖向凹槽6,竖向凹槽6的数目在本实施例中为均布的2条;增压筒3和活塞8外套有金属气筒身4,气筒身4上端粘接有手柄7,下端粘接有一塑胶气筒帽12。
打气时,握住手柄7往上拉,活塞8上方产生真空,使空气从气筒帽12与增压筒3之间的空隙进入气筒,″O″形密封圈9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移向环形凹槽5上部,因为竖向凹槽6的存在且″O″形密封圈9内径大于环形凹槽处活塞8直径,空气得以沿此通道进入活塞8上方空腔,活塞8上方空腔充满空气后,握住手柄7下压,此时″O″形密封圈9下移紧贴气筒身4和环形凹槽5下部而起到密封的作用,当活塞8上方的空气压力大于增压筒3中空气压力时,空气顶开塞子10而进入增压筒3,并经由出气管2而进入待充气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桂仙,未经葛桂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双滤式磁性滤清器
- 下一篇:汽车专用的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