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按钮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54186.9 | 申请日: | 200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龙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俊乐制冷自控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6/00 | 分类号: | H01H3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18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按钮开关 | ||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控制元器件,特别涉及防爆按钮开关结构的改进。
所属技术领域:
现有一种开关,包括有底座、上盖板、接线片、磁铁、按纽;在开关密封腔四周没有沟槽与定位孔,在上盖板相应的位置也就没有凸筋和定位销,不能实现密封;在接线铜片与密封腔内壁处无法可靠地密封;而其密封腔与相隔的非密封腔中间的隔板厚度仅0.3mm左右,当上盖板盖到底座上时无法将密封腔与非密封腔隔开,不可能使密封腔密封。由于这种结构的开关做不到完全密封,也就没有防爆能力,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用在防爆场所。
发明内容
密封按钮开关,包括有底座1、上盖板15、按纽;在于底座上开有密封沟槽11;密封沟槽通过内封密封胶13与上盖板上带有的凸筋密封连接,将底座分离成密封腔与非密封腔;密封腔内通过定位尼龙块12固定有接线片5、接线片7;接线片5和接线片7触点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接线片四周充填有内封密封胶13;被动磁铁4通过活动簧片14固定连接在接线片5上;非密封腔内,由弹簧9、弹簧芯柱10组成的按扭组件2连接在底座上;按扭通过弹簧在芯柱上来回移动;主动磁铁3固定连接在按扭组件上;底座上带有定位孔8,与上盖板上带有定位销固定连接。这种结构的开关为单一用途的“常闭”型或“常开”型密封按扭开关。
该开关的接线铜片也可以是三个,可以在密封腔内通过定位尼龙块12固定有接线片6,接线片6与接线片5、接线片7的触点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其它结构不变。
本实用新型底座可采用阻燃型尼龙材料制作,开关为一组切换触点,开关触点全部密封在一个缩小的空腔内,其动作转换是靠主动磁铁3(在密封腔外)牵引被动磁铁4(在密封腔内)后带动活动簧片14动作,使触头上下接通,从而达到控制开关切换的目的。密封是采用底座与盖板之间专门设计的定位销孔、沟槽与上盖板上对应的凸筋密切咬合来实现,并采用了强力内封密封胶涂在孔与沟槽中,使上盖板与底座的密封腔(接线片所在的腔体)不仅相互咬合增加密封的接触面,而且可以发挥密封粘结剂最大作用,保证了开关密封的可靠性。这是本开关的主要关键问题。开关的按扭组件具有按扭的返回动作功能,主动磁铁随按扭组件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当主动磁铁接近被动磁铁时,吸动被动磁铁,从而带动与它相连的活动簧片使触点转换。
该技术方案的难点是三个触点的接线铜片5、6、7从密封腔向外传送电流时,必然会在铜片与密封腔侧壁连接处增加不必要的空隙,使该处密封的难度增加,处理不好就将失去开关的主要功能即密封的作用。本专利的解决办法是在各接线铜片所对应的密封腔内预留了一个“小空间”(即密封胶13的位置处),当开关零部件装配好后,在这个“小空间”中放入适量的密封胶,当上盖板装上后让密封胶在密封腔内壁封闭一切孔隙,保证整个密封腔密闭无隙。这是解决该开关的第二个关键问题。
有很多工作场合既要使用小巧的电气开关,又要解决在使用场所存在的爆炸性介质防爆问题,诸如在防爆车间的生产操作中的防爆问题。本专利所涉及的是一种新型的小型密封按扭开关,特别适用于工作条件恶劣的场所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如煤气、氢气、氧气及其它易爆气体的生产车间,以及对近期新研制的冰箱等冷冻设备。冰箱因采用新的不含氟的冷冻剂,如其气体泄漏将会带来爆炸的危险。因而,这些场所如采用该开关后可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从环保的角度来说,可叫“绿色开关”。本实用新型按扭开关在特殊场所使用时也称为防爆开关。该开关密封性能好,体积小、成本低,又防爆,既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可提高社会效益。开关密封可靠性是通过真空测试方法实现的,可以确保产品的绝对可靠,完全达到密封性、防爆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的侧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结构示意图。
1底座、2按扭组件、3主动磁铁、4被动磁铁、5接线片、6接线片、7接线片、8定位孔、9弹簧、10弹簧芯柱、11密封沟槽、12定位尼龙块、13内封密封胶、14活动簧片、15上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附图1、附图2、附图4,三端输出(触头为一组切换)密封按扭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俊乐制冷自控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俊乐制冷自控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