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旁流式电子水处理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4208.3 | 申请日: | 200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31 |
发明(设计)人: | 韩柏平;张毅强;秦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柏平;张毅强;秦晓 |
主分类号: | C02F1/48 | 分类号: | C02F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旁流式 电子 水处理 | ||
技术领域
旁流式电子水处理器涉及杀菌灭藻,阻垢防蚀技术,适用于换热循环系统的杀菌灭藻,阻垢防蚀。
背景技术
自从发现铁磁体具有阻垢功效以后,使用物理场处理水的技术不断发展,先后出现电磁场、高压静电场、低压电场处理水技术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替代和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水垢一般为热力所致,循环系统中析出的水垢主要出现在系统换热器的热交换表面,传统的水处理器作为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安装在系统的进水前部,采用全流式结构和全流式处理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水源水先100%经过水处理设备后,再进入工艺设备,也就是水处理设备的进、出水口与工艺系统管路几乎要求同直径。如,工艺设备的过水量为200m3/h,则水处理器的过水量也必须是200m3/h。因此,水处理设备往往既庞大又笨重,安装不便,系统维修时还要求将系统中的水排空,这样就会影响正常的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一个换热循环系统中,水垢总是在最容易析出的地方出现,因此,只有在此处不再形成新垢核时,其它地方才可能开始析出水垢,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在循环系统外,只需处理循环水量的1-5%就能达到系统中热交换器表面析垢量减少或不生垢的旁流式电子水处理器,以替代现有的电子水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旁流式电子水处理器是一种电力致垢式水处理器,使水垢先在水处理器中析出,也就是使整个系统中最容易结垢的地方转移到水处理器中来,从而使整个系统的结垢就可得到控制。它由电控器和处理器组成,电控器提供<45V的直流电压供处理器工作,处理器包括带有进水口、出水口和排垢口的腔体,和在其内部设置多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为波形平面板状,阳极为柱状,阴极和阳极按水处理的要求排列设置,相互之间构成一个个水处理空间,水在通过这些空间时被处理并产生优先水垢,起到预先除垢的作用,这样只需要处理循环系统水量的1~5%就能达到系统的杀菌灭藻阻垢防蚀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的特点是,水处理器设置在循环水系统外,采用波形平面板状阴极和柱状阳极,阴极和阳极按水处理的要求排列设置,阴极和阳极相互之间形成水处理空间,其致垢能力高于水循环系统中的热交换器,能有效地使整个系统中最容易结垢的地方转移到水处理器中来,产生优先水垢,并进行预先除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水处理量少,效果好,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电控器1和电子水处理器2组成,电控器提供<45V的直流电压供电子水处理器2工作。电子水处理器由带有进水口3、出水口4和排垢口5的腔体6和在其内部设置的多组阴极7和阳极8构成。阴极7为波形平面板状,阳极8为柱状,阴极7和阳极8按水处理的要求排列设置,相互之间构成一个个具有电场的水处理空间。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通过水泵从循环水系统中取水接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进口3进入水处理器,在水处理器中水通过具有电场的空间时被处理并产生优先水垢,达到预先除垢,经处理后的水由出水口4回到原循环系统中,起到预先除垢作用,可防止循环水系统中的热交换表面产生水垢,经水处理后产生的污垢由排垢口5排出。这样只需要处理循环系统水量的1~5%就能达到系统的杀菌灭藻阻垢防蚀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柏平;张毅强;秦晓,未经韩柏平;张毅强;秦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