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身运动型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01254875.8 | 申请日: | 200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5077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包长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长仁 |
主分类号: | B62M1/16 | 分类号: | B62M1/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2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身 运动型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结构,特别是骑行过程能产生全身运动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自行车,有普通型的和加速型的,两种类型的自行车都是依靠骑车人的腿部动作,达到以车代步目的,功能单一,由于原有自行车仅以腿部的不断踏蹬而前行,既造成腿部疲劳又无法实现全身运动。随着人类科技的迅猛发展,作为代步工具的自行车正被机动车逐渐取代,今后自行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具有健身功能的自行车,不仅局限于腿部运动,还应该在骑行过程中形成全身运动,有利于人们真正获得健身效果,因此,一种健身、代步双功能的自行车是当前社会迫切需要的新型产品。中国专利95216283.0的“一种用于室外手脚共同驱动的健身运动车”采用了齿轮传动使前轮转向的机构,采用了偏心曲柄使手脚共同驱动的摇杆机构。专利号95221518.7的“一种健身代步双功能自行车”采用了双曲柄连杆驱动装置,万向节协调前后推动力和左右转向扭动力。上述两项专利结构都比较复杂,零件加工要求精度高,因此成本就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成本低廉、同时兼具健身代步双功能的全身运动型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全身运动型自行车,由现有自行车改进而成,其特征在于在车舵上设有固定的拉力把,与车舵连接的转向杆分解为互相铰接的上转向杆和下转向杆,且上转向杆相对下转向杆只能向人体方向摆动,反方向被限止,连接在上、下转向杆上的有钢索调节器和钢索滑动机构,连接在调节器和滑动机构上的钢索穿过车架内腔接向中轴上的链条传动机构,由该机构带动原中轴上的大链轮、链条、后轮飞轮而驱动车辆前行。
所述的钢索调节器有一套装在上转向杆上通过滚珠滚动接触的外套,外套两墙板外设有由摇手柄带动单向转动的棘轮,通过卡子销连接的卡子与棘轮单向啮合,稳定啮合状态的扭簧作用在卡子上,钢索缠绕在两墙板之间的摇手柄轴上。
所述的钢索滑动机构有一套装在下转向杆上两端由滚珠滚动接触的滚珠套,该滚珠套一侧与滑轮架焊固,一侧与设有踏圈的车架焊固,滑轮架和车架内设有导向滑轮,始端固定在摇手柄轴上的钢索套绕在导向滑轮上,末端与链条传动机构相连。
所述的链条传动机构包括设在中轴上并与之螺纹连接的飞轮,套绕在飞轮上的链条一端与钢索相连,一端与连接在车架下侧的拉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原有自行车结构上,通过增设在车舵上的拉力把的手动动作,经钢索滑动机构和链条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原中轴上的大链轮、链条、后轮飞轮驱动车辆前行,动作过程就是上肢体运动过程,同时保留腿部踏蹬的下肢体运动方式,亦可手、脚同时施力达到全身运动,其结构简单,无高精度要求,相对制造成本低得多,有利于骑车者获得健身效果的健身、代步双功能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E处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的F向视图。
图4为图2的G向剖视图。
图5为图2的H-H放大剖视图。
图6为隔圈主视图(适用于6颗滚珠)。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按上述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再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7,全身运动型自行车由现有自行车改进而成。在原自行车的车舵(2)上设置固定的拉力把(1),需要时供人手操纵用。将转向杆分解为上转向杆(3)和下转向杆(4),两者用销轴铰接相连,并要求上转向杆相对下转向杆只能向人体方向摆动,反方向被限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长仁,未经包长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4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助力传感控制装置
- 下一篇:测坡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