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凸轮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5145.7 | 申请日: | 200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辉 |
主分类号: | F16H49/00 | 分类号: | 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志萍 |
地址: | 31513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凸轮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磁块间的相互感应来传递动力的凸轮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凸轮传动机构是通过转臂与凸轮的接触由凸轮来驱动转臂运动。因而在运转过程中,因凸轮始终与转臂接触,容易磨损,不仅会影响使用寿命,而且会影响传动精度,使传动不稳定、易振动。而本申请人也曾设计过一种利用磁块间的相互感应来传递动力的凸轮传动机构,该机构的特点是在凸轮和转臂上分别装磁块,通过磁块间的相互感应,在没有接触的条件下由凸轮带动转臂运动,该机构虽可消除接触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但由于凸轮与转臂间存在径、轴向拉力,轴承易磨损,且力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消除径、轴向应力、力损耗小、传递动力大、传动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感应凸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感应凸轮传动机构,包括凸轮和转臂,其特征是所述的凸轮具有至少两个轮盘,轮盘外缘包覆有与轮盘曲线一致的磁环,相邻轮盘的磁环以异性磁极面相对,而在相邻轮盘间均对称设有一块与转臂臂端固定的通过相互感应以驱动转臂运动的磁块,磁块的厚度略小于轮盘间的间距。所述的磁环可由单条磁环构成,也可由三条极性交错排列的磁环相互靠接而成,磁块置于相邻轮盘的中间磁环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传动机构依靠磁块之间的相互感应,在没有接触的条件下由凸轮带动转臂运动,不仅能消除接触磨损,提高传动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减小振动和噪音,同时无需使用回位弹簧、可消除凸轮和转臂间的径、轴向应力,增大感应面,增大传递动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感应凸轮传动机构的凸轮1由两个中间连体的平行轮盘2构成,轮盘2间相隔一间距,轮盘2的外缘均包覆有与轮盘轮廓线一致的磁环4,且两条磁环以异性磁极面相对。转臂7由销轴8固定,在转臂的臂端紧固有一磁块5,磁块5处于两磁环4的中间,与轮盘上的磁环4以同性磁极面相对,且该磁块5的厚度略小于轮盘间的间距。在非工作状态时,磁块5就会停留在两磁环4间上方的某一位置(零位点),当主轴6运转时,磁块5会沿着磁环4的边缘运行,从而带动转臂7上下往复运行。本机构的凸轮1与主轴6可采用分体结构,也可采用整体结构,将凸轮与主轴做成一体。
实施例2:如图3所示的感应凸轮传动机构,其结构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构成凸轮的轮盘2数不同,它采用两个以上的轮盘2,与之对应的固定在转臂7上的磁块5数也不同,它与轮盘的间隔3数一致。若凸轮1由三个平行轮盘2构成,则磁块5为二块,且分别介于两轮盘的中间,与轮盘上的磁环4以同性磁极面相对。其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特点是由于多层感应,力传递较实施例1强。
实施例3、实施例4分别见图4-5和图6,该两种所示的感应凸轮传动机构是分别对实施例1及实施例2的进一步改进,其包覆在轮盘上的磁环由三条极性交错排列的磁环相互靠接而成,内、外两条磁环9、10的作用是用来增强防止处于两中间磁环4中间的磁块5脱轨,提高力矩和精度。当主轴6运转时,磁块5正处于两相邻轮盘的中间磁环4的中间,同时受到中间磁环4的引力作用,跟随磁环4的轨道运行,从而带动转臂7上下往复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辉,未经钱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1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压紧机构的取皮辊轴刀
- 下一篇:改进结构的金属圆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