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碱性二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01255565.7 | 申请日: | 200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传福;孙一藻;马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性二次电池,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其中的组合盖帽。
背景技术
常规的碱性二次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壳、组合盖帽、封装在其中的由正极、隔膜、负极叠置卷绕制成的电芯及电解液。其中,组合盖帽一般包括有顶帽的环形上盖、中心部开孔的环形底盖及被罩压在顶帽内用于密封中心部开孔的橡胶体,通过焊接使环形上盖、环形底盖一体化,即制成常规电池用的组合盖帽;电池壳的加工过程一般包括通过机械冲压制成一端开口的圆筒体钢壳,进行电镀镍处理,得到镀镍钢壳;圆柱形电芯装进钢壳后经冲槽工序使钢壳形成环状内凸台阶,组合盖帽经密封垫圈置于内凸台阶并经翻边封口机翻边封口固定。在上述的圆柱形电池结构及制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翻边封口工艺产生的翻边、冲槽工序往往会破坏电池壳镍镀层,使之脱落、疏松,特别对于碱性电池,导致电池壳被电解液腐蚀;(2)密封垫圈经翻边封口工序会发生断裂,产生电解液泄漏,对碱性电池俗称“爬碱”现象。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常规碱性二次电池“爬碱”而提供一种碱性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碱性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组合盖帽、封装在其中的由正极、隔膜、负极叠置卷绕制成的电芯及电解液,所述组合盖帽包括上帽、防爆球、铆钉、密封圈、底盖;底盖为开孔的双凹陷的金属板,注塑在双凹陷形成开孔密封圈,以开孔铆钉铆接使铆钉、密封圈、底盖形成一紧密体,上帽压缩防爆球密封铆钉开孔,与铆钉头部焊接固定;所述组合盖帽与电池壳的封口以电池壳侧面激光焊接的封口方式代替翻边封口方式密封。
所述的组合盖帽还包括压盖,通过铆钉固定于密封圈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碱性二次电池经改进后无电解液泄漏,克服“爬碱”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碱性二次电池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符号说明:
1-电池壳、2-电芯、3-组合盖帽(亦称组合盖板、图中未标明)、4-激光焊接封口、31-上帽、32-防爆球、33-铆钉、34-密封圈、35-底盖、36-压盖
如图所示,底盖35的双凹陷深分别为0.5毫米、开孔内径3.0毫米,注塑形成密封圈34的开孔内径2.0毫米,,将开孔内径1.5毫米的铆钉33插入密封圈34开孔,铆接使铆钉33、密封圈34、底盖35、压盖36形成一紧密体;将塑胶注塑体以底盖35为基体将密封圈34注塑其上,使金属与塑胶注塑为一体,金属与塑胶结合面上,塑胶嵌合到金属表面的细微凸凹不平处,这一嵌合效应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经金属铆钉33铆接后,形成盖板、塑胶被三维压缩,产生一定压缩量,使所述的金属与塑胶结合面上嵌合效应得到加强,因此所述密封效果更佳。
以盖板尺寸16.5×5.6及15.5×6.0(单位:毫米)两种镍—金属氢电池大批量试验,采用常规工艺制正负极片,将正负极片与隔膜纸按技术要求装入电池壳中,焊接极耳,把上述的盖板组装后,压入电池壳中,进行侧面激光焊,组合盖板与电池壳体1构成的焊接接头在电池侧面,离所述塑胶注塑体34较远,避免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的余热场使塑胶注塑体过热受损,从而使密封性得到保证。
注碱性电解液、防爆球32被上帽31压缩50%后密封铆钉33开孔,上帽31与铆钉33头部焊接固定、化成。
把充电电池进行温度冲击试验,检验漏液与爬碱,试验方法如下:
将电池放于85℃恒温箱保持30分钟,在10秒内转入-40℃恒温箱保持30分钟,为一循环。一共做32个循环。
抽样方法按GB2828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AQL=0.010,IL=II,样本1250件,以酚酞液检验没有观察到红色,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型号电池均无漏液或“爬碱”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55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