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碾混合机无效
申请号: | 01256428.1 | 申请日: | 2001-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5162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万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万远 |
主分类号: | B02C4/02 | 分类号: | B02C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6 四川省成都市二环***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搅拌混合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广泛用于免烧砖、耐火材料、陶瓷、建材等行业拌合如粘土、粉煤灰、耐火泥、尾矿砂、炉渣、型砂等粉状物料的轮碾混合机。
现有的用于免烧砖、耐火材料、陶瓷、建材等行业拌合粉状物料的轮碾混合机大多存在结构复杂、传动效果不好、搅拌效率不高、电力消耗过大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搅拌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电力消耗低、节能效果显著、密闭无粉尘、适应性强的用于免烧砖、耐火材料、陶瓷、建材等行业拌合粉状物料的轮碾混合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轮碾混合机,由传动机构(1)、机体(2)、齿轮(3)、行星变速机构(4)、搅拌器(5)、辗轮(6)构成,其特征在于齿轮(3)通过支承架(8)固定在机体(2)的底盘(7)上,行星变速机构(4)经轴(9)与传动机构(1)相连,行星变速机构(4)上的齿轮组一端与齿轮(3)齿合,另一端与搅拌器(5)的轴齿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传动机构(1)由电动机(10)、减速机(11)、轴(9)依次连接而成,减速机(11)位于底盘(7)的下方。
上述方案中,所述机体(2)由底盘(7)、机架(12)、机架盖(13)构成,底盘(7)和机架盖(13)固定在机架(12)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搅拌器(5)为两个,与行星变速机构(4)相连分别位于行星变速机构(4)的两侧。所述搅拌齿轮组为2个,每组齿轮组可以由多个齿轮相互齿合串联而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行星变速机构(4)位于行星箱(14)内并与行星箱(14)的壳体固定在一起,行星箱(14)经连接臂(15)与辗轮(6)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是:
启动电动机(10),减速机(11)带动轴(9)转动,轴(9)转动的同时带动固定在轴(9)上端的行星变速机构(4)也转动,同时行星变速机构(4)上的齿轮组一端的齿轮与固定在支承架(8)上不动的齿轮(3)作齿合传动,通过安装在支承架(8)上的齿轮(3)的作用,使行星变速机构(4)上的齿轮组产生差速,实现搅拌器(5)加速旋转。齿轮(3)的齿数远大于与其齿合的齿轮的齿数,从而产生差速。经多个齿轮调整差速,实现搅拌器(5)的加速旋转运动。由于所述行星变速机构(4)位于行星箱(14)内并与行星箱(14)的壳体固定在一起,行星箱(14)经连接臂(15)与辗轮(6)相连,行星变速机构(4)转动的同时还带动辗轮(6)作圆周运动,搅拌器(5)自转的同时也作圆周运动。
本实用新型是经过设计人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将轮碾和搅拌合二为一,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搅拌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电力消耗低、节能效果显著、密闭无粉尘、适应性强,适于混合各种干湿物料及胶胶状物料,如粉煤灰、粘土、耐火泥、尾矿砂、炉渣、型砂等,并具有碾压和搅拌作用等优点,广泛用于免烧砖、陶瓷、耐火材料、建材等行业。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行星箱、连接臂、辗轮的结构。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从机架盖上部剖视,忽略加料口不计,主要表示行星箱、连接臂、辗轮的连接和位置关系。
图中:1、传动机构;2、机体;3、齿轮;4、行星变速机构;5、搅拌器;6、辗轮;7、底盘;8、支承架;9、轴;10、电动机;11、减速机;12、机架;13、机架盖;14、行星箱;15、连接臂;16、加料口;17、螺栓;18、皮带轮;19、刮料器;20、出料口。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轮碾混合机,由传动机构1、机体2、齿轮3、行星变速机构4、搅拌器5、辗轮6构成,齿轮3通过支承架8固定在机体2的底盘7上,行星变速机构4经轴9与传动机构1相连,行星变速机构4上的齿轮组一端与齿轮3齿合,另一端与搅拌器5的轴齿合。
上述传动机构1由电动机10、减速机11、轴9依次连接而成,减速机11位于底盘7的下方,电动机10位于底盘7的一侧。减速机11、电动机10的位置还可以任意设计。
上述机体2主要由底盘7、机架12、机架盖13构成,底盘7和机架盖13固定在机架(12)上。机架盖13是带盖圆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万远,未经杨万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6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