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套管式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6834.1 | 申请日: | 200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0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忠;付祥钊;王勇;魏唐棣;孙纯武;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F7/02 | 分类号: | F28F7/02;F24J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荣清 |
地址: | 40004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套管 换热器 | ||
1.一种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包括两端封闭的换热管,与换热管相通的介质入口,位于换热管内的集流管,与集流管出口连通的介质出口,集流管的介质入口端与换热器相通;其特征在于集流管上装有保温层,保温层的厚度由进入与流出集流管的介质温度差≤0.1℃确定,在保温层与换热管之间装有与换热管滑动配合的导流支架,介质在导流支架上的导流片间流动,导流片根部到换热管内表面距离为3~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换热器管,其特征在于保温层的厚度为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支架包括与保温层配合的直通圆管形,圆管外表面上均匀分布带缺口的环形导流片,导流片间的间距为20-400mm,相邻的导流片的缺口相位相差180°,缺口面积等于导流支架与换热管形成的介质换热流道截面积的1.0~7.0倍,每一个环形导流片上的缺口为扇形缺口或曲边矩形缺口,与介质入口最近的导流片缺口位于介质入口对面的斜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支架上包括与保温层配合的直通圆管和其上的单头螺旋形导流片,介质入口在螺旋上端头,顺螺旋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是导流支架上包括直通圆管和其上的多头螺旋形导流片,介质入口在螺旋上端头,顺螺旋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支架,集流管分别为直通圆管形外内硬皮层,在外、内硬皮层之间为闭孔泡沫保温层,三者构成一不可分离的整体,外硬皮层上均匀分布有带缺口的环形导流片或其上有单头螺旋形导流片或其上有多头螺旋形导流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管,其特征是换热管下端装有底部带支撑筋的半球面下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套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集流管的介质入口处,从集流管的内表面到导流支架的圆管外表面之间的端面上装有密封的管端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6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