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械防冒、防臭地漏无效
申请号: | 01257112.1 | 申请日: | 2001-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24 |
发明(设计)人: | 尹玉兰;陈水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玉兰 |
主分类号: | E03C1/282 | 分类号: | E03C1/282;E03C1/2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防臭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卫生管道防臭密封、有阻止废水回流的防逆阀的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机械防冒、防臭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地漏基本设置在地面较低处,废水通过篦子顺道往地沟流,当废水排放不畅或在污水聚集地产生的臭气又顺管道向上冒,无有防止回流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它主要包括地漏体、篦子,其特征在于还有与篦子成一体的压环、集水漏斗、阀门装置,阀门装置主要包括阀门板、连杆、配重、连杆座,连杆座与集水漏斗一体成型,集水漏斗由压环压定在地漏体的上部的凸台上,其间有密封圈,阀门板与集水漏斗框密封接触,连杆支点与连杆座轴连接,一点与阀门板的固定座轴连接,另一点有配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竖直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侧面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竖直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有水封装置的竖直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水封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7为图5水封隔板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有水封装置的侧面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9为图8水封隔板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水封隔板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在地漏体与水封体之间接有多通道接口的侧面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除去水封隔板矩形水封体的俯视图;
图13为图11除去水封隔板矩形水封体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在地漏体与水封体之间接有多通道接口的竖直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9有两个阀门装置的侧面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有水封装置侧面排水地漏剖面示意图;
上述图中,1-地漏体,2-篦子,3-集水漏斗,4-阀门装置,5-阀门板,6-配重,7-连杆,8-连杆座,9-地漏体,10-排水口,11-排水口,12-排水口,13-水封体,14-排水口,15-挡板,16-清污管,17-清污管盖,18-水封隔板,19-水封体,20-排水口,21-隔板定位卡,22-多通道接口,23-污水回收口,24-连接口,25-连接口,26-水封体,27-排水口,28-水封体,29-连接口,30-定位顶,31-压环,32-密封圈,33-密封圈,34-定位卡,35-流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它是现有技术,主要由地漏体(1),篦子(2)组成,参见图2,它主要包括地漏体(1)、篦子(2),其特征在于还有与篦子(2)成一体的压环(31)、集水漏斗(3)、阀门装置(4)、阀门装置(4)主要包括阀门板(5)、连杆(7)、配重(6)、连杆座(8),连杆座(8)与集水漏斗(3)一体成型,集水漏斗(3)由压环(31)压定在地漏体(1)的上部的凸台上,其间有密封圈(32),阀门板(5)与集水漏斗(3)框密封接触,连杆(7)支点与连杆座(8)轴连接,一点与阀门板(5)的固定座轴连接,另一点有配重(6),连杆(7)在阀门板(5)的一端有延伸段为定位顶(30),排水口(10)外壁有螺纹,成为竖直排水地漏。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行是,当废水通过篦子(2)孔流进地漏体(1)时,被集水漏斗(3)聚集,压在阀门板(5)上,当废水的量与配重(6)关系失衡时,废水推开阀门板(5)下流,由于阀门板(5)与连杆(7)的一点轴连接,有可能出现阀门板(5)的转动后回位时改变角度,为了不出现此类现象,连杆(7)在阀门板(5)的一端有一延伸段——定位顶(30),使阀门板(5)不改变太多角度,保障了阀门板(5)的顺利复位和污水的顺利排放。
本实施例与另外的管道或部件进行活动可拆性密封组合,或固定组合成新的可排水并可清除积物的防冒、防臭的装置或新的地漏。
实施例2:
参见图3,在实施例1基础上,将地漏体(9)替代地漏体(1),排水口(11)为水平排水,成为侧面排水地漏,其他同实施例1。
它使用在平时泄水量较少,而排水管道内的臭气危害不大的场合,如阳台排水,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已装有存水弯的排水管道上。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玉兰,未经尹玉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1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充电器
- 下一篇:大便器和洗面池组合节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