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调味食品包装瓶无效
申请号: | 01257357.4 | 申请日: | 200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7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雷溶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溶冰 |
主分类号: | B65D47/22 | 分类号: | B65D47/22;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306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调味 食品包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包装瓶,特别涉及软体调味食品包装瓶。
背景技术:
现有软体调味食品包装普遍使用包装成本较高的玻璃瓶或金属罐。由于调味食品使用的特殊性,即开启后要分数次使用,长期暴露在外面,易造成污染变质;且残存粘附在瓶内的调味食品还使用不干净导致浪费,同时又要使用专用条勺工具伸进瓶内去掏,粘附在工具上的调味食品也很难处理,使用极不方便;若分成小份改用塑料袋包装,则每次使用均要撕开塑料袋使用也不方便,总量包装成本比玻璃瓶或金属罐还要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度降低成本、使用方便、残存的调味食品少且卫生的软体调味食品包装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软体调味食品包装瓶,包括灌装瓶体和瓶帽,灌装瓶为软体瓶,其出液嘴与软体瓶合为一体,出液嘴为中空管状,在管嘴外有与瓶帽相对应的螺纹,软体瓶瓶体部分为中空筒状或双葫芦状或鼓状,下端为劈契形,劈契端部有一个灌装口。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灌装瓶为软体瓶,使用时只要旋下瓶帽,挤压软体瓶就可将调味食品部分挤出,用完后盖上瓶帽即可。同时不要使用专用条勺工具伸进瓶内去掏,不存在调味食品粘附在工具上的问题,实现了操作使用方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能实现开启后可分数次挤出使用,不会长期暴露在外面导致污染变质,且残存的调味食品也能使用干净的效果,克服了分成小份用塑料袋包装,则每次使用均要撕开塑料袋使用不方便包装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酱油、豆制调味油的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侧面局部剖视图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图中:1瓶帽;2出液嘴;2-1螺纹;3-1灌装瓶体;3-2鼓状灌装瓶体;3-3双葫芦状灌装瓶体;3-4筒状灌装瓶体;4劈契形部分;5灌装口;5-1“W”状双层劈契形部分。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筒状酱油包装瓶,包括灌装瓶体3和瓶帽1,灌装瓶为软体瓶,其出液嘴2与软体瓶合为一体,出液嘴为中空管状,在管嘴外有与瓶帽相对应的螺纹2-1,软体瓶瓶体部分3为中空筒状,下端为劈契形4,劈契端部有一个灌装口5。
灌装酱油时,将包装瓶倒立让酱油注入瓶体内,在热封机上将灌装口5缝合即可。使用时只要旋下瓶帽1,挤压软体瓶的劈契形部分4就可将调味食品一部分一部分地挤出使用,用完后盖上瓶帽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一种鼓状灌装瓶体酱油包装瓶,软体瓶瓶体部分3-2为鼓状,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灌装酱油方法和使用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一种双葫芦状灌装瓶体豆制调味油包装瓶,软体瓶瓶体部分3-3为双葫芦状,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灌装豆制调味油方法和使用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一种纺锤状灌装瓶体豆制调味油包装瓶,包括纺锤状灌装瓶体3-4和瓶帽1,灌装瓶为软体瓶,软体瓶瓶体的两端为劈契形4,劈契其中一端部有一个灌装口5,出液嘴2位于筒体中部。
灌装豆制调味油方法是将包装瓶有灌装口5的一端朝上,让豆制调味油注入瓶体内,在热封机上将灌装口5缝合即可;使用同实施例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一种筒状酱油包装瓶,部分结构和使用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劈契端部的灌装口是一个“W”状双层劈契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溶冰,未经雷溶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支排烟气道
- 下一篇:电动丝杠驱动驾驶室翻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