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子卷圆成型模具的卷圆机构无效
申请号: | 01257393.0 | 申请日: | 200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佶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佶昌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圆成 模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端子卷圆加工机构,尤指一种借由卷圆模具一次卷曲成型,快速完成端子制作的端子卷圆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电线衔接时,必须将电线的端头处外绝缘层剥除,让电线内部的铜线露出,以将电线衔接于接线盒或电源开关的螺钉上。然电线内部的铜线常为许多细铜线,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将电线的许多细铜线卷绕后,再做连接。但在铜线绕于螺钉上时,转动锁紧螺钉后,常有部份铜线断裂或散乱,这些散乱或断裂的细铜线易与其它接点接触,形成短路现象,或碰触产生火花,相当危险。因此,一般在电线连接时,都会在衔接电线的端头处,将电线外露的细铜线全部夹固于端子后侧的圆管体中,而利用端子将电线连接于接线盒或电源开关上,以防止电线端头散乱或断裂,也能让端子衔接端的圆孔供螺钉锁固,方便端子的衔接,使电线能快速连接于接线盒或电源开关上。
端子的常规制作方法,通常是将端子制成“○”形状,再将端子下端的平板卷绕成圆管状,以让端子的圆管可以让电线之铜线穿入。目前端子的制作过程,分三个程序作业。第一程序是将端子的平板材料卷成形状,第二程序则是将形再加工成“U”形状,第三次是将“U”形再加工成“○”形。只是如此的卷绕,两边的平板较难卷成半圆状,经常会整个往内侧或外侧偏折,形成次品,无法再使用;同时,端子要经过三次加工作业,过程繁琐,加工时间长,次品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端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端子卷圆成型模具的卷圆机构,可一次卷曲成型加工端子,提高端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端子卷圆成型模具的卷圆机构,由上模具及下模具所组成,上模具朝下的面设有上圆模、顶推杆、导引梢等构件,下模具朝上的面则设有下圆模、活动杆、导引孔、定位构件、卷圆梢、中支杆、弹簧、顶推弹簧、活动板、定位板、定位杆等构件,借以当上模具往下位移,将卷圆梢往前推伸出定位构件外,再将卷圆梢往下推动,使卷圆梢将下圆模上的端子平板卷到成“U”形,再由上圆模将“U”形端子卷成圆管状,完成端子一次成型作业。即借由模具的自动化作业,以上、下成圆弧状的模具,配合成型机具的动作,快速将端子卷绕成型。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本设计借由卷圆梢与下模具的配合,先将端子压折成“U”形状后,再以上模具下压配合卷制,将端子卷制成型,只需一次作业程序,不须重复多次加工,提高端子生产效率。借模具中导引构件的引导,使端子能确实卷制成圆管状,降低次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圆成型动作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圆成型动作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圆成型动作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卷圆成型动作图四;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剖视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端子成品样式视图。
图号说明:
10卷圆机构 20上模具 21上圆模 22导引梢
23顶推杆 24顶推面
30下模具 31下圆模 311中支杆 32定位构件
33圆梢孔 331卷圆梢 332张力弹簧 333顶推板
34活动杆 35活动板 36弹簧 37顶推弹簧
38定位杆件 39定位板 301导引孔 302字模
40端子 41连接端 42圆孔 43平板 44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创作的卷圆机构10主要是由上模具20、下模具30组构而成,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佶昌,未经沈佶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