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键盘自动伸缩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01257845.2 | 申请日: | 200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12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云;邱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清云;邱国龙 |
主分类号: | H04M1/23 | 分类号: | H04M1/2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佩庄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键盘 自动 伸缩 电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话机,具体是一种键盘自动伸缩电话机。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电话机电话键盘设置在机座的外面,不能防尘,人在做事时不小心会碰着按键,电话号码会被误打出去;此外因小孩好玩,常常发生误打电话而引起不必要损失和麻烦。
另外为了防止电话盗打,通常采用设置密码把键盘全锁上的方式,一旦忘了密码就不能使用电话,也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话机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尘、避免误打以及防盗打的键盘自动伸缩电话机。
本实用新型的键盘自动伸缩电话机,包括手柄、机座、键盘以及电话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座下部设有容置键盘的空腔,键盘通过所述空腔处的导轨置于所述空腔内,机座与键盘之间还设有一个驱动装置,用来使键盘自动伸出或缩进。
本实用新型电话机的键盘隐藏在机座内,不需要让人打电话时,键盘不必伸出来,达到防盗打之目的。当需要拨打电话时,通过由马达带动的匀速传动机构使键盘能够自动伸出来,挂机键盘即自动缩进。键盘隐藏起来,能防止误打电话,同时达到防尘之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其马达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其典型实施例电路图;
图5为采用弹簧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2、3所示,本新型电话机包括手柄(11)、机座(12)、键盘(13)以及电话电路部分等,机座(12)上同传统电话机一样可设置LCD显示屏以及若干控制开关等,机座(12)下部设有容置键盘的空腔,键盘通过所述空腔处的导轨置于所述空腔内,为了达到键盘自动伸缩的目的,在机座与键盘之间还设置用于使键盘自动伸出或缩进的驱动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由带主动齿轮的马达(2)、传动机构以及伸缩控制电路组成;该传动机构包括齿轮(3)、齿轮(4)、齿轮(5)以及安装在键盘(13)一侧齿条(7),齿轮(3)、齿轮(4)、齿轮(5)以及齿条(7)依次啮合。
其伸缩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由单片机U1、键盘缩进开关J1、键盘伸出开关J2、手柄到位开关J3以及马达正反转驱动电路等组成。键盘缩进开关J1(1)、键盘伸出开关J2(6)安装在机座(12)容置键盘的空腔一侧(见图2)。电阻R7和J1串联支路、电阻R8和J2串联支路以及电阻R6和J3串联支路均接于电源两端,所述开关J2、J1、J3分别连接单片机U1的PA1~PA3输入端,单片机U1的PB1、PB0输出端分别接于正反转驱动电路的两个控制端,单片机U1的PA0、PC0、PC1、PC2及PB3端分别与电话电路部分的铃声电路、听筒开关钮、收线检测端以及锁开关连接。
图4中,U1第三脚(PA2)通过上拉电阻R7与电源相连,同时与开关J1一端相连,J1另一端接地。U1第18脚(PA1)通过上拉电阻R8与电源相连,同时与键盘到位开关J2一端相连,J2另一端接地。当键盘伸出到位时,J2闭合、J1此时是断开。当键盘缩回到位时,J1吸合,J2此时断开。
UI第2脚(PA3)通过上拉电阻R6与电源相连,同时与手柄到位开关J3一端相连,J3另一端接地。当手柄放回话机上面时,J3闭合;当拿起手柄时,J3断开。
电阻R1和二极管D1并联后,与电容C3串联构成上电自动复位电路,D1正端与U1第4脚(RST)连结。
U1第6脚(PB0)和第7脚(PB1)是马达反转和正转控制端;当7脚输出高电平、6脚输出低电平时,通过正反转驱动电路使马达正转,反之是马达反转。
依次串联的三极管Q3、马达(正极→负极)和三极管Q1支路,与依次串联的三极管Q4、马达(负极→正极)和三极管Q2支路组成马达正反转驱动电路,Q3、Q4基极分别通过一个电阻接于马达的负极、正极,Q1、Q2的基极分别通过一个电阻接于单片机的PB1、PB0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清云;邱国龙,未经王清云;邱国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8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