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压计机芯无效
申请号: | 01257853.3 | 申请日: | 200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5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发明(设计)人: | 赖富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富康 |
主分类号: | G01L7/02 | 分类号: | G01L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计 机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器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压计机芯。
现有一种气压计机芯的主要结构为:在支座内装有一气鼓,一下部带有螺纹的指针轴装于支座中部的螺母上,且其下端与气鼓上端面抵靠,指针轴上装有游丝,游丝的外端固定在支座上。其工作原理为,气鼓膨胀时,向上顶指针轴,使其在螺母内转动上升,气鼓收缩时,在游丝恢复力的作用下,指正轴转动下降,通过指针轴上升或下降时二个方向的转动,带动装在其上的指针,显示气压值。上述气压计机芯存在以下不足:指针轴转动上升或下降时,其下部的螺纹与螺母上的螺纹间存在摩擦,相对测量仪器来说,二者间的摩擦偏大,指针轴转动的灵敏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二者的磨损较快,使用寿命较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使用寿命长的气压计机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气鼓设置于支座内,气鼓有一真空的空腔,支撑板通过其中部的螺母与固接于气鼓下端的螺栓结合抵靠在支座的下端,支撑板与气鼓间夹有弹簧,支座顶端的中部设有矩形窗口,窗口内一顶杆的一端固定在支座上、另一端自由,顶杆底端与气鼓上端面相靠,顶杆的自由端有一向上的顶爪,设于支座顶面上方的传动杆横跨窗口及顶杆,在支座的顶面上设有竖立的齿轮轴及转轴,转轴上装有摆杆,摆杆前端的传动齿与齿轮轴啮合,齿轮轴上装有游丝,游丝的外端固定在支座上,固设在传动杆上的二根相互垂直的拨杆分别搭在摆杆及顶杆前端的顶爪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当空气压力减小时,气鼓膨胀,将顶杆向上推动,顶杆自由端的顶爪推动传动杆上的一拨杆,使传动杆转动,同时,传动杆上的另一拨杆拨动摆杆转动,由摆杆传动齿轮轴朝一个方向转动;当空气压力增大时,气鼓收缩,在游丝恢复力的作用下,齿轮轴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气鼓膨胀或收缩时,通过齿轮轴二个方向的转动,带动装在齿轮轴上端的指针,显示气压值。本气压计机芯的齿轮轴传动机构摩擦较小,其灵敏度较高,且该传动机构的磨损缓慢,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图1的A-A剖视图;
图3、图1的B-B剖视图。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支座1顶端的中部设有矩形窗口2,窗口2内顶杆4的一端固定在支座1上、另一端自由,设于支座1顶面上方的传动杆7横跨窗口2及顶杆4,在支座1的顶面上设有竖立的齿轮轴9及转轴5,转轴5上装有摆杆8,摆杆8前端的传动齿与齿轮轴9啮合。齿轮轴9下部装有游丝10,游丝10的外端固定在支座1上。固设在传动杆7上的二根相互垂直的拨杆6、11分别搭在摆杆8及顶杆4自由端的顶爪12上。支座1的顶面上位于摆杆8的一侧固设有一限位柱3。
参见图2,气鼓13位于支座1内,气鼓13有一真空的空腔13′,支撑板17通过其中部的螺母15与固接于气鼓13下端的螺栓16结合抵靠在支座1的下端,支撑板17与气鼓13间夹有弹簧14。顶杆4的底端与气鼓13上端面相靠,顶杆4自由端的顶爪向上。传动杆7上的二拨杆6、11分别搭在摆杆8及顶杆4自由端的顶爪12上。限位柱3的高度与摆杆8的高度对应。
参见图3,位于支座1顶面上方的传动杆7的设置方式为:支座1的顶面上位于窗口2的二侧各固设有一座体19、22,二座体19、22内分别装有顶尖18、23,二顶尖18、23顶在传动杆7的二端。支座1顶面固设有一凸台24,齿轮轴9装在凸台24上。齿轮轴9下部游丝10的外端固定在支座1上。转轴5上摆杆8的前端与齿轮轴9啮合。在支座1的顶面上位于窗口2的二侧各固设有一支柱20,一固定板21装于二支柱20上,齿轮轴9上部的轴段9′穿过固定板21,转轴5的上端装于固定板21上。齿轮轴9的上部的段9′既为指针轴。
由图1、图2、图3可见,当空气压力减小时,气鼓13膨胀,将顶杆4向上推动,顶杆4自由端的顶爪12推动传动杆7上的一拨杆11,使传动杆7转动,传动杆7上的另一拨杆6拨动摆杆8顺时针转动,由摆杆8传动齿轮轴9逆时针转动;当空气压力增大时,气鼓13收缩,在游丝10恢复力的作用下,齿轮轴9顺时针转动。气压变化时,通过齿轮轴9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带动装在其上部轴段9′上的指针,显示气压值。调节螺栓16,可校正齿轮轴9上部轴段9′上的指针位置。校正原理为:向上调节螺栓16,通过气鼓13、顶杆4、传动轴7使摆杆8顺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齿轮轴9逆时针方向转动;向下调节螺栓16,气鼓13及顶杆4下移,在游丝10恢复力的作用下,齿轮轴9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传动摆杆8逆时针方向转动。另外,限位柱3的作用在于防止摆杆8在顺时针转动中与齿轮轴9脱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富康,未经赖富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7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