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浪球无效
申请号: | 01259543.8 | 申请日: | 200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494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德勤 |
主分类号: | E04H4/00 | 分类号: | E04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浪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依靠气体压力作为动力,能在水池中造出波浪的球体,这种球体简称造浪球。
技术领域:造浪球属于娱乐健身设备的技术领域。它适用于室内外各种大小不同的游泳池和戏水池,使游人有置身于大江大海的感受和快乐,利于健身和嬉戏。
背景技术:国外造浪球球体内有电气设备和机械装置,即油泵、油缸、液动元件、油箱、配重、减震弹簧。球体内外有单相或三相电缆,有控制系统用的低压电线等,还有设在岸上的供电、控制系统,即变压器、电脑、机电仪表等,通过水池底部敷设的供电电缆和控制电线,往球体内部供电和控制球体的运动频率。因此机构极为复杂,安全维护难度就大,用户的担心是自然的,并且售价也较昂贵,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也较高。
国内销售的造浪球较为简单,它的动力来源是由球体外一台卷扬机带动钢丝绳提升球体上下运动而产生波浪。球体内无任何供电、机械系统,只往球体内充入一定量的水作为配重,使其成为有一定重量的球体。但它必须具备有悬挂球体的滑轮和支架,支架旁边设置有卷扬机、配电箱、变频装置等,因此球体只能固定在游泳池旁边不远的有支架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便在水中的造浪球周围设置了高于水面的围栏,不允许游人靠近、攀附、玩耍,否则会有被钢丝绳致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造浪球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以上两种造浪球的缺陷。是只用一根软管往水中的球体内部输入压缩空气,并无动力电缆,又无外部牵引钢丝绳的一种全新结构的造浪球。其结构较简单合理。仅通过软管向球体内供给压缩空气,造浪球就能自动不停地在水中上下运动,造成波浪。使用上安全可靠,游人可随意攀附,球体也可漂浮在泳池的任何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造浪球采用的技术方案:玻璃钢球体(1)的中心安装固定上双轴气缸(2),在双轴气缸(2)的下部固定配重(3),在双轴气缸(2)的外侧滑轨连杆(9)上安装下部的运行阀(4)、换气阀(5)、单向节流阀(6);供气管(7)通过球体(1)底部与下部的行程阀(4)、上部的行程阀(4)、换向阀(5)并联;下部行程阀(4)、换向阀(5)、上部行程阀(4)通过气控管(8)串联;换向阀(5)的两个出气口用供气管(7)分别与上部的单向节流阀(6)、气缸(2)的上部进口相连接,与下部的单向节流阀(6)、气缸(2)的下部进口相连接;装上控制板(10)压着下部的行程阀(4);在双轴气缸(2)的轴上安装上减震弹簧(11)。
本实用新型的造浪球,同国内外造浪球相比有它的显著的进步之处:1.既不同于国外的造浪球水中有动力电缆,又不同于国产球体上用钢丝绳作牵引,本实用新型造浪球只往球体内安装了一根供气管软管,因此该造浪球可在水池的任何地方漂浮、跳动、供游人攀附、玩耍。2.使用上极其安全可靠。3.气动元件作为配重升降的换向和运动频率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实用。4.由于造浪球结构相对简单、合理,不仅售价低,运行和维护费用也很便宜。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一为本实用新型造浪球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二为本实用新型造浪球的气动基本回路。
图一:1.玻璃钢球体 2.双轴气缸 3.配重 4.行程阀 5.换向阀 6.单向节流阀 7.供气阀 8.气控管 9.滑轨连杆 10.控制板 11.减震弹簧
图二:2.双轴气缸 4.行程阀 6.换向阀 7.单向节流阀 7.气控管8.气控管 12.空气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一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玻璃钢球体(1)的中心安装固定上双轴气缸(2),在双轴气缸(2)的下部固定配重(3),在双轴气缸(2)的外侧滑轨连杆(9)上安装上行程阀(4)、换气阀(5)、单向节流阀(6);供气管(7)通过球体(1)底部与下部的行程阀(4)、上部的行程阀(4)、换向阀(5)并联;下部行程阀(4)、换向阀(5)、上部行程阀(4)通过气控管(8)串联;换向阀(5)的两个出气口用供气管(7)分别与上部的单向节流阀(6)、气缸(2)的上部进口相连接,与下部的单向节流阀(6)、气缸(2)的下部进口相连接;装上控制板(10)压着下部的行程阀(4);在双轴气缸(2)的轴上安装上减震弹簧(11)。当供气管(7)供气时,双轴气缸(2)就会上升;当控制板压着上部行程阀(4)时,气缸就会下降。如此反复运动,造浪球便能在水中上下均匀运动,产生共振,造成波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德勤,未经罗德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5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