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书写用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储墨管无效
申请号: | 01259604.3 | 申请日: | 200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2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5-22 |
发明(设计)人: | 福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寿 |
主分类号: | B43K7/01 | 分类号: | B43K7/01;B43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书写 用具 替换 笔芯 储墨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用具用可替换笔芯的储墨管,尤其是涉及凝胶墨水和油性墨水的储存管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通常,圆珠笔等的可替换笔芯的储墨管,其结构是使具有比管状主体的内径尺寸还小的内径尺寸的颈部由具有大的内径尺寸的管状主体的前端部向前突伸,笔尖被压装进该颈部。
在现有技术的这种结构的储墨管中,在颈部和管状主体两部位间的内周面存在圆形面的直径差。该直径差是由颈部向管状主体方向的直径急剧地增大而形成锥面,具体地说,该锥面形成具有60°-90°的锥角。
发明内容
当向储墨管注入墨水的时候,为保证尽可能减少带入的空气量,通常不是由内径尺寸大的管状主体的后端部分而是由内径尺寸小的颈部进行。
现有的储墨管,当灌装具有10,000CPS左右的高粘度墨水例如油性墨水的情况下,不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然而,由于由颈部向管状主体的后端部的方向上存在直径急剧地增大的带锥形的内圆周面直径差,当灌装具有低于5000CPS的低粘度的墨水时,利用墨水被注入储墨管中之机,空气就由这直径差之处卷入而出现空气的聚积。若更详细地讲,由于粘度高的墨水流速慢,如上所述的空气卷入现象较不容易发生。可是,墨水的粘度低时,由于流速快,如上所述,墨水被注入储墨管中时,就产生了空气借此机会卷入直径差之处这种现象。
将墨水灌装进储墨管中作为可替换笔芯完成之后,通常,利用离心分离装置进行排气作业,但当空气被卷入直径差之处时,即使使用离心分离装置也不能将卷入的空气排出,卷入的空气成为气泡残存在墨水中,使墨水的灌装量也出现误差。
一旦空气残存于墨水中,在书写过程中就会因此而出现墨水中断或者随着气候的变化墨水涌出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如上所述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写用具用可替换笔芯储墨管,它在灌装墨水时没有卷入空气的现象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根据本申请所述的储墨管中,在靠近将笔尖压装进前端部分的管状主体的上述前端部的部位的内圆周面向管状主体的后端部的方向上形成直径缓缓增大的锥面。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反复研究结果发现,在靠近管状主体的前端部的管状主体的部位的内圆周面上,通过使其不存在直径差的断面,而是在向管状主体的后端部的方向上形成直径缓缓增大的锥面,则可防止空气卷入现象的发生。当由管状主体的前端部墨水灌装进该储墨管中时,墨水向管状主体的后端部分向上沿着直径缓缓增大的锥面灌装进管状主体中,因而没有空气借注入墨水之机卷入的现象发生。
另外,在根据本申请所术的储墨管中,锥面的构成为其所具有的锥角在4°-40°范围内。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低粘度墨水的流速快,经反复研究的结果发现,当锥面的锥角设定在4°-40°范围内时,可以得到最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储墨管的圆珠笔用可替换笔芯的分解纵剖面图;
图2是图1的圆珠笔用可替换笔芯的外观图。
图中
1 储墨管 12 管状主体的前端部
2 笔尖 14 靠近前端部的管状主体的部位
3 尾塞 14a 锥面
10 管状主体 16 管状主体的后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示实施例是将本实用新型应用到圆珠笔用可替换笔芯的储墨管的例子。如图1所示,该储墨管1具有管状主体10,同现有技术的笔尖结构相同的笔尖2被压装进该管状主体的前端部12。管状主体10的前端部12的内径尺寸比管状主体10的其它部分的内径尺寸小,为了压入细的笔尖,使其具有相应的尺寸。靠近前端部12的管状主体10的部位14的内周面向着管状主体10的后端部16的方向上形成直径缓缓增大的锥面14a。
本申请的发明人着眼于向现有技术的储墨管注入墨水时所发生的空气卷入现象,反复进行各方面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靠近前端部12的管状主体10的部位的内圆周面在向管状主体的后端部方向上形成直径缓缓增大的圆锥面14a可以防止空气卷入现象的发生。而且,在图示实施例中,锥面14a的锥角θ设定为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寿,未经株式会社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6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自行车之折叠扣具
- 下一篇:墙地砖仿天然石材细纹生成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