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台灯电磁波排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59695.7 | 申请日: | 200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5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廖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文庆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33/00;//F21W131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黎光,张占榜 |
地址: | 台湾省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台灯 电磁波 排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台灯,特别涉及一种能有效排除电磁波的台灯电磁波排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除了低电压的直流电外凡是会释放能量的物体就会产生电磁波,其强或弱则视电磁变动频率高或低而定。电磁频率低时主要由有形导体传递,当电磁频率增强到某一程度时,电磁波就会溢出导体形成电磁幅射,这就是为何环境中到处充满电磁波的原因,以建筑物来说,从电源总开关接出的电线,经由墙壁内连接所有电器设备,这些电器会因不同功率产生强弱不同的电磁波,在墙壁内外的电线则因电磁波溢出包覆铜线导体的绝缘胶,经由墙壁与装潢材料导体散布至各角落。
于交流电供电结构中,以墙壁上110V使用的双插孔和三插孔插座为例,双插孔的其中一个插孔是火线,为实际带有电流的电线,另一插孔是地线,其末端是随电线杆埋入地下的接地线,它只是作为负载的回路,实际并无任何电流,一般符合规定所制出的插座孔为一长槽孔及一短槽孔,用以配合同样设为一宽一窄金属插片的插头。
三插孔插座的两个平行插孔,配线和双插孔一样,第三插孔供连接设备铁壳接地用,其配线末端是随建筑物地基埋入地下接触大地。以220V的三插孔插座为例,其中两个扁平插孔成T形排列,避免110V电压使用的三插头误插,第三圆孔是供连接设备铁壳接地用地线。火线因带有能量而产生电磁波,地线则因不带任何能量而不产生电磁波。
以现有的台灯结构为例,如图1所示,其大致是由底座10、支架11,设于支架一端的灯管12及其灯罩13等,构成整个台灯外形,于上述底座10内部则设有一镇流器14及一开关15,该镇流器14及开关15分别以接线端16、17连接至灯管的个别导线端,另两接端18、19则分别连接导线28的两条接线281、282。当开关15按下时,灯管12亮起,再次按压时则为断路使灯管12熄灭。此种常用台灯插接电源后,即使在未开灯状态,整个台灯与整条电线外圈,均会散布火线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波,而在开灯的负载状态下,其电磁波将更为强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台灯电磁波排除装置,以解决有效的将台灯所产生有害于人体的强烈电磁波加以屏蔽排除的技术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台灯电磁波排除装置,该台灯是由底座、支架,及设于支架一端的灯管及其灯罩构成,该底座内部设有一镇流器及一开关并分别以接线端接至灯管及电源线,其特征是:该支架内部导线以金属箔层包覆,底座内部所有元件与导线及电源线亦以金属层屏蔽,该电源线以正确方向插接于插座地线孔;
该电源线插头串接一检测是否正确插接的检测装置;
该检测装置设于插头内部;
该检测装置设于插头外部;
该检测装置包括于插头的其中一端子连接该电源线的一接线,同时并接该电源线的金属屏蔽层,另一端子则在连接电源线的其中一接线后串联一电阻、氖灯泡及一外露金属棒以构成一感测回路;
该连接电源线的端子及金属屏蔽层间串接一电容;
该检测装置为一IC感应装置;
该灯管及其灯罩套设一中空筒状体,该中空筒状体主体内注入导电液,一设于导电液进液孔的金属棒其一端接触导电液,其另端以导线连接其金属箔层。
本实用新型是将台灯支架内的导线以金属箔层包覆,而其灯座内所有元件与导线及电源线的双叉式电源线亦以金属屏蔽层加以包覆,使整个台灯所产生的电磁波被屏蔽,并由电源线插头接入插座地线孔加以排除;
在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源线插头可预设是否正确插接于地线孔的检测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上述灯罩可套设一透明中空筒状体,并于该中空筒状体内部注入导电液体,此筒状体的进液孔端能以一金属件填塞并接触导电液,同时以另一导线与上述金属箔层连接,以进一步排除灯管部位的电磁波;从而解决了有效的将台灯所产生有害于人体的强烈电磁波加以屏蔽排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此种台灯电磁波排除装置,可将台灯所产生有害人体的电磁波加以有效屏蔽排除,防止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而具安全性,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已知台灯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双插式插头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三插式插头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图2所使用电源线插头剖视图一;
图5是图2所使用电源线插头剖视图二;
图6是图4、5的另一种使用IC检测装置的实施例;
图7是图6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文庆,未经廖文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 下一篇:手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