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打捞监测器无效
申请号: | 01259894.1 | 申请日: | 200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4995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0 |
发明(设计)人: | 康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打捞 监测器 | ||
一种用于石油钻井技术领域的井下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井下打捞监测器。
目前,在石油钻井打捞方面,当遇到比较轻的“落鱼”时,地面指重表很难判断是否捞获,只有起出井口才能判断,往往要多次起下钻打捞,从而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在深井中损失将会更大。另外,在遇到打捞电缆时,由于“鱼头”是软的,遇阻很难判断,电缆时常窜到捞钩托盘以上,造成事故复杂。经济损失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既能有效判断“落鱼”是否捞获、又能及时发现“软鱼头”的井下打捞监测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上接头1、上堵塞套3、堵头4、轴循环孔5、下堵塞套6、外循环孔7、支撑环8、弹簧9、中接头10、方轴11、内方接头12、下接头13,上接头1与中接头10连接,中接头10与内方接头12连接,该装置内有堵头4,堵头4与下接头13连接,堵头4上有弹簧9,该装置的外部有外循环孔7。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上接头1上有上堵塞套3。
中接头10上有下堵塞套6。
堵头4上有轴循环孔5。
堵头4与支撑环8连接。
弹簧9位于支撑环8下方,并在中接头10与堵头4之间。
堵头4位于上堵塞套3与下堵塞套6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井下落物的重量转换成井口泵压的变化来判断落物是否捞获。可轻松判断相当轻的落物如一根油管或钻杆是否捞获,既能有效判断“落鱼”是否捞获、又能在打捞电缆时及时发现“软鱼头”的位置。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下井时,打捞监测器接于打捞工具之上,此时,堵头4所处的位置在弹簧9的作用下处于上、下堵塞套3、6的中部,管柱可以通过外循环孔7及方轴内孔5建立循环,而当落物被捞获时,落物的重量使堵头4堵于下堵塞套6,这样,正循环泵压明显增加,说明落物已捞获。
当打捞监测器下接捞勾打捞电缆时,较小的遇阻力即可托起打捞工具,并使堵头4堵于上堵塞套3,这样,反循环泵压将明显增加。
为确保堵头4处于上堵塞套3与下堵塞套6中间,可调整支撑环8或弹簧9来实现。
该装置通过弹簧9、堵头4及上堵塞套3、下堵塞套6可将落物重量转换成井口泵压的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59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