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田分层注采配水(产)器无效
申请号: | 01260124.1 | 申请日: | 200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5008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尹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婷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45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分层 注采配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分层注采的井下工具,与投捞器、测试密封段和堵塞器配套使用,属于油田分层注采配水(产)器。
目前,对于实现早期内部注水,保持压力采油的注水开发油田,提高注水合格率对于实现稳油控水目标和提高采收率是极为重要的。注水压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井的注水效率;分层注入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注水合格率。因此,搞好注水井分层压力监测,合理调配分层注入量,必须有相应的工艺措施来保证。传统的注水井分层配水器虽然可达到分层注水的目的,但有其不足之处:一是分层调配时从底部开始,采用递减法计算来求得分层注入量,存在计算误差及分层测流量时层间较大的干扰。二是测压时,需把某层堵塞器捞出,再投入带有堵塞器的压力计。投捞过程中由于注水波动,也会导致测量误差,同时存在带有堵塞器的压力计座入不严而测试不真实现象。三是测试工序多,调配和测压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使用传统配产器代替传统配水器注水,由于工作筒和测试密封段配合不当,皮碗刮损问题得不到解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用于水井又可用于油井的分层注采配水(产)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种分层注采配水(产)器由上接头、外筒、扶正体、主体、下筒、支架、导向套和下接头组成;其特点是:主体开有主通道A、一个偏孔B和若干个旁通孔C;偏孔B下部为盲孔,靠近盲孔部分局部扩大,并形成连通槽E;连通槽E是由偏孔扩径成型的;主通道A靠近与偏孔B连通处的内部直径呈曲面扩大,偏孔B中上部外壁开有偏槽D,位于连通槽E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该种配水(产)器,分层测压力时,不用投捞堵塞器,减小测试工作量,缩短了调配时间;重要的是:避免了由于投捞堵塞器造成的注水波动或重投堵塞式压力计坐入不严造成测试误差较大或测试失败问题,大大提高测试准确性和成功率。在测试时,不改变正常注入状态,减小或避免了层间矛盾,排除层间干扰,使之测试资料准确。工作筒主体的旁通孔做为过流通道,使井下各层相对独立,测试哪个层可以任选,其它层正常注采不受干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筒主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工作筒的俯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种油田分层注采配水(产)器由上接头1、外筒3、扶正体4、工作筒主体6、下筒7、支架9、导向套10和下接头12组成。上接头1下部与外筒3连接并有密封圈2密封。扶正体4被装在外筒3内,下部用螺钉5固定在工作筒主体6上端面。扶正体4内孔是通道,侧开口槽是投捞堵塞器的导向槽。工作筒主体6上端连接上外筒3,下端连接下筒7。两端都采用密封圈2规格密封圈密封。导向套10装入支架9内,用螺栓11固定为一体,并用螺栓8挂在工作筒主体6下端,下接头12与下筒7连接,用密封圈2规格密封圈密封。导向套10用于投捞器定方位,使堵塞器对准扶正体4开口侧槽和偏孔,投捞器便可投捞堵塞器。支架9柱面台阶用于测试密封段的定位爪定位。
由图2结合图3所示,工作筒主体6开有主通道A、一个偏孔B和四个旁通孔C。工作筒主体6的主通道A与偏孔B的连通槽E是由偏孔B扩径成型的。主通道A靠近与偏孔B连通处的内部直径呈曲面扩大,工作筒主体6的偏孔B外壁上部开有偏槽D,位于连通槽E的上方,正常注采时,堵塞器投入工作筒主体6偏孔B中。测试时,测试密封段可坐入工作筒主体6的主通道A内,连接压力计或流量计可进行压力或流量计量。
分层注采配水(产)器,其堵塞器采用常规注水堵塞器,密封段上下部分各有两道密封圈。堵塞器正常工作时将工作筒主体A偏孔B的外壁偏槽D上下隔开,通过水咀控制流量。
分层注采配水(产)器在分层测试时,用测井钢丝或电缆将测试仪器和测试密封段下过分层注采配水(产)器(此时测试密封段的转块在下井中转到转轮的内空间里)后,上提测试仪器和测试密封段,转块遇阻后带动转轮转动,锁体被压簧推动下行,定位爪被打开。下放测试仪器和测试密封段,使张开的定位爪座于工作筒支架9内的定位台阶上。此时测试密封段的两组皮碗刚好卡在工作筒主体6主通道内的连通槽E两侧,使注入(或产出)液经测试密封段的通液体、连通槽E、堵塞器水咀、偏槽D与地层连通,从而实现流量和压力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婷,未经尹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1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