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电笔无效
申请号: | 01260270.1 | 申请日: | 200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010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17 |
发明(设计)人: | 廖修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修竹 |
主分类号: | G01R19/145 | 分类号: | G01R19/145;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电笔,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产生连续震动与声响,并且能够直接判断待测物的正、负极,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精密微电脑或仪器被烧毁损坏的检电笔。
主要是利用继电器内部的感应线圈产生磁力线吸引中间银触点接触下部银触点形成断路,而弹复于上部银触点中形成接触,反覆重复上述动作而产生连续的震动与声响,并于继电器上并联发光二极管,利用电流由待测物的负极流向电瓶的正极或由待测物的正极流向电瓶负极导通发光二极管为禄灯或红灯,直接由红、绿断判断待测物的正、负极,同时继电器上的线圈电阻可以降低验电时的输出功率,避免导致精密的微电脑或仪器被烧毁损坏的情形。
背景技术
传统公知的检电笔,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传统公知检电笔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其结构主要为:该检电笔10内部设有12V/10W或12V/21W的灯泡11及弹簧12,并在检电笔1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一探针13及一夹子14,其中探针13是插设于螺固元件15中,同时利用螺固元件15的外螺纹段16锁结于检电笔10前端的内螺纹孔17中与灯泡11的一极相接,而夹子14则可供啮夹于汽车电瓶的正极或负极中,且利用电线18与导电座19与灯泡11的另一极相接;在实际使用上,公知的检电笔10主要是利用夹子14啮夹于电瓶的正极中,再以检电笔10的探针13接触于待测物的电极上,如果接触待测物的电极为负极,电流即由电瓶的正极流向待测物的负极,灯泡11因导通而被点亮,反之灯泡11则无法导通而熄灭。请参阅图2所示,图2是一般汽车燃油泵的电路示意图。其中:汽车微电脑多以微弱功率输出信号,经由继电器动作获得较大电流动作元件,以线圈电阻50Ω~100Ω、电压12V为例,电流=12V/50Ω~100Ω=0.24A~0.12A,功率=24A×12V=2.88W,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得知:微电脑芯片的安全系数约为3W,而一般在汽车修配场或电机行所使用的简单检电笔10多以12V/10W或12V/21W的灯泡11制成,其输出功率10W、21W超出微电脑芯片所能接受的安全功率系数3W甚多,故容易烧坏微电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检电笔,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检电笔,由圆锥状中空管体与容置座体构成检电笔笔体,该检电笔笔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于中空管体前方设制阶缘,阶缘上套设有一金属材料制成的探针,且在容置座体上锁螺一盖体,另外在盖体上钻设透孔及突设灯座,其特征在于:容置座体内设置有继电器,该继电器内部设有感应线圈以及上部银触点、中间银触点、下部银触点;上部银触点经由感应线圈与发光二极管的一端相接,并且上部银触点再通过电线与上述探针导接;中间银触点由弹性钢片抵接于上部银触点,同时经由弹性钢片与发光二极管的另一端相接;下部银触点上导接有电线,该电线的另一端经由盖体上钻设的透孔伸向外部并连接有一夹子。
上述发光二极管最好串接一只高欧姆电阻,或者直接选用高欧姆电阻的发光二极管,并且该发光二极管最好为双色发光二极管。
上述双色发光二极管可以为红绿两色的双色发光二极管,当给予其正向电流时发出红色光,而当给予其反向电流时发出绿色光。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在于:该检电笔内部设有继电器、发光二极管、高欧姆电阻,外部则由探针、电线、夹子所组成;其中:继电器是利用感应线圈在通电时所产生的磁力线吸引中间银触点与下部银触点接触而形成断路,使中间银触点回复与上部银触点接触形成通路,依此使中间银触点发生连续的震动与声响,同时发光二极管在电流由待测物的负极回流至电瓶的正极时为绿灯,反之则为红灯,提供使用者可以依据检电笔的震动、声响、红(绿)灯快速且准确检验出待测物的正、负极,而线圈的200欧姆电阻可以降低电流及输出功率,避免在验电时造成微电脑被烧毁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公知检电笔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一般汽车燃油泵的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实现的功能效益,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修竹,未经廖修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2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机用齿轮传动装置
- 下一篇:螺旋式土豆清洗提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