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体提把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60492.5 | 申请日: | 200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495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19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5/14 | 分类号: | A45C5/14;A45C13/2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526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旅行箱等使用的箱体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箱体提把结构。
背景技术
按,旅行箱具有一定体积而可供容纳个人衣物或其他物件的箱体,为方便携行通常会于箱体底部装设有至少二滚轮,且于箱体背面装设有可伸缩抽拉的提把结构以便于使用者拖动该旅行箱,如图1所示,该箱体1于底部设有二滚轮2及二脚垫3,利用该二脚垫3支撑于地面时可防止旅行箱滑动,而于拖行该旅行箱时,使用者将提把4向上抽出并将箱体1倾斜而以该二滚轮2直接支撑于地面上滚进,以达到轻松拖动旅行箱的目的;前述旅行箱为维护外观的整体美感性,是将提把结构藏设于箱体内部,然而,该隐藏于箱体内部的提把部分将使得箱壳内面形成鼓起状(如图1所示),以便于容纳硬质或硬壳物品时容易有干涉情形产生而不利于整齐排列;又,滚轮2以完全曝露的方式直接装设于箱体1外部,容易因着力不当或承受外力碰撞而造成结构松动致发生损坏。
另外,在样式众多的旅行箱产品中,如何寻求更符合消费者使用需求,并兼顾结构稳固及造型新颖的特性,将是业者不断努力设计开发的方向,据此,本案创作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究开发经验,终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提把结构,其不占用箱体既有的空间,且滚轮装设更趋稳固。
又,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提把结构,其将提把与滚轮一同设置于一外壳上,该外壳并与一箱体结合使用。
缘以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箱体提把结构,其包含有:一外壳,是呈一长形板状,该外壳外侧面上段凹设有一收置部,且外壳下段两旁各形成有一轮座,至少一引道是沿外壳长边而直向延伸地设于该外壳内侧面,该引道顶端并与该收置部外部相通;一拉柄,具有至少一直杆而可滑移地穿置于该外壳的引道中,该直杆一端并自该引道顶端与该收置部相通处穿出,且直杆穿出一端设有一握把,该握把平时是收容于该外壳外侧面的收置部;二滚轮,分别枢接于该外壳的轮座上,且滚轮的滚动轮面突出于该外壳底缘外部。
其中该外壳上段朝内侧面面对的方向延伸形成一折板,该收置部具有连设的一第一凹部与一第二凹部,其中该第一凹部形成于该外壳上段的外侧面,而该第二凹部形成于该折板外侧面上,又,该拉柄的握把是收容于该第一凹部,而一把手是以可向上扳起的方式枢接于该第二凹部中。
其中该外壳内侧面设有平行的二引道,该二引道顶端由该第一凹部上所设的二开口而与外部相通,而该拉柄的握把两端各固接有一直杆,该二直杆并各别穿置于各引道之中。
其中该外壳内侧面左、右各设有二道边墙,该二边墙之间形成一夹道,而该二引道是为固设于夹道中的一直管体,直管体顶端开口并对应该第一凹部上的开口。
附图说明
以下,兹列举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其中:
图1为一般旅行箱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侧面暨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顶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拉柄抽出使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应用例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箱体提把结构主要包括有一外壳10、一拉柄20与二滚轮30,其中,该拉柄20与该二滚轮30结合于该外壳10上,而论外壳10以其内面对应一箱壳100(如图中假想线所示)的背面并嵌结形成一体,其不对箱体1的内部空间造成影响,前述箱壳100材质是可选自PE(Polyethylene)、PVC(PolyvinylChloride)、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PP(Polypropylene)、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尼龙等择一而制作;以下兹再就本实用新型各构件叙述,其中:
该外壳10为一长形板状壳体,以侧面视之的外壳10概呈匚形(如图3所示),亦即,外壳10上段朝箱体1方向延伸形成一折板11,且外壳10下段亦朝箱体1方向弯设并于两旁各形成有一轮座12,该各轮座12呈凹陷设置以便供该二滚轮30枢接其上时其等侧面不致太突出于箱壳100外部,而该二滚轮30的滚动轮面则突出于该外壳10底缘外部,以可支撑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皇冠皮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