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组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260528.X | 申请日: | 2001-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048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丁兴隆;周士镇;吴东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H01R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飘扬 |
地址: | 台湾省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用专用设备,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组装连接器的自动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具有多元件、小尺寸的连接器的各元件进行组合时,除了各元件所需的组装用夹具必须具有理想的精度之外,在自动组装线上,各夹具间的行程设计亦必须在相当准确且连贯的情况下方能够完成一理想的连接器的组装作业,但现有的相关技术及设备均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系针对于上述习知技而提出改进,以适用于对一第一元件、一第二元件、一第三元件、一第四元件及一第五元件的一连接器进行组合,提供一种用以将一连接器所包括的各元件进行多工位自动化连续组合及传送的多工位自动组装装置。以有效降低制作成本及提高生产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对一连接器所包括的复数个元件进行组合的自动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至少一机台;
设在该基台上的至少一基座;
分别依次邻接设置于该机台外围的顺序将该连接器的第一至第五元件进行组合及传送的进给装置,包括:
(1)一第一进给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一进给部,该第一进给部系用以将该第一元件设置于该基座之上,
(2)一第二进给装置,具有至少一第二进给部,该第二进给部系用以将该第二元件设置于该基座之上的该第一元件的容座,
(3)一第三进给装置,具有一第三进给部,该第三进给部系用以将该第三元件设置于位在该基座之上的该第一元件之上的该第二元件之上,
(4)一第四进给装置,具有一第四进给部及一辅助部件,该辅助部件系用以移动位于该基座之上的该第一元件之上的该第二元件之上的该第三进给装置,并且该第四进给部系用以将该第四元件卡合于该第三元件的该第三定位部而将该第二、三元件定位于该第一元件之上,
(5)一第五进给装置,并且该连接器更包括有一第五元件,该第五进给装置具有一第五进给部,该第五进给部系用以将该第五元件设置于该第四定位部之上。
更包括有一第六进给装置,该第六进给装置系用以将该连接器自该基座进行移除。
更包括有一集料部,该集料部系用以接收该第六进给装置所移除的该连接器。
更包括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系可以分离方式设置于该基座。
进一步包括有第一至第五配料装置,该配料装置分别与上述第一至第五进料装置相配并安装在其相配的进料装置后部一侧,是用以存放上述连接器元件并连续将该元件分别提供给相配进料装置。
该第一进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托盘,该第一进给部是可在气压缸的作用下进行水平、垂直移动的进给,该托盘是用以承载复数第一元件,籍由该第一进给部的夹持而可将该托盘上的该第一元件沿该导引部而设置于该基座之上。
进一步有连接于一处理器的一第一检测装置是可检测该基座上的该第一元件是否已达到既定位置。
该第二进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导座、一第二进给部及一导料件,其中,该导座系可在气压缸的作用下进行水平、垂直移动的进给,该导座上具有两导孔,该导料件系用以将复数第三元件连续地输送至该导孔之中,而该第二进给部是可在该导孔中滑移的滑块,
进一步有连接于该处理器的一第二检测装置是可检测该第二元件是否确实地设置于该基座上的该第一元件之上。
该第三进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三进给部及一托盘,其中,该第三进给部系可在气压缸的作用下进行水平、垂直移动的进给,该托盘系用以承载复数第三元件,
进一步有连接于该处理器的一第三检测装置是可检测该基座上的该第三元件是否已达到既定位置。
该第四进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第四进给部41及一辅助部件42,该第四进给部41、该辅助部件42系可在气压缸的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
进一步有连接于该处理器的一第四检测装置是可检测该基座上的该第四元件是否已达到既定位置。
该第五进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第五进给部、一另一辅助部件及一托盘,其中该第五进给、该另一辅助部件系可在气压缸的作用下进行往复移动,该托盘系用以承载复数第五元件。
进一步有连接于该处理器的一第五检测装置是可检测该基座上的该第五元件是否已达到既定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