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钓鱼卷线器卡制开关无效
申请号: | 01260688.X | 申请日: | 200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503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汉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汉吉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陈宪忠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卷线器卡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钓鱼卷线器卡制开关,具体而言,是指一种藉由一钓鱼卷线器壳体、一钓鱼卷线机构、一下压式开关钮及一卡制开关等构件,共同组成具有更佳操作稳定性的设计。
背景技术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休闲水准日渐提高,对于钓鱼器材相关产品的消费能力更是惊人,而钓鱼线卷线器更是钓鱼器材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产品,目前一般所见的钓鱼线卷线器十分的多样化,但是,由于钓鱼线卷线器在使用上必需具有控制钓鱼线收放的装置,所以钓鱼收放装置的操作使用是否便利、是否合于作动稳定的需求便成为消费者最为重视的特色;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具有更佳操作稳定性的钓鱼卷线器,早已变成研发者与制造商最想克服的几个问题,而上述内容中所呈现的问题也是本发明人研发本实用新型的动机。
现用的钓鱼卷线器,请参阅图1所示,无论其结构型态如何,均需采用一内具有钓鱼卷线机构10的壳体11,在该壳体11上制设有开口12,并且在该开口12内枢设一开关钮13,而该开关钮13可对应作动控制该壳体11之内的钓鱼卷线机构10;此种现用的钓鱼卷线器已在市面上销售、使用许久,但是此种设计在操作稳定性上仍有不足之处,令其功效不彰,究其原因乃在于:
由于该开关钮13是直接外露于该壳体11之外,且该开关钮13一被触压便会作动控制该壳体11之内的钓鱼卷线机构10,所以,现用钓鱼卷线器的使用者常常会在操作时不小心误触该开关钮13,造成不当操作,并且影响操作者钓鱼的成效。
对于上述现有钓鱼卷线器的缺点,目前改良趋势都以降低该开关钮13的敏感度为诉求,如此改良虽有其功效,但本发明人却不以此为限,且更深入构思更具创意及功效的改良,以期大幅度提升现用钓鱼卷线器的实用性;几经多次研发、试作后,终于创作出一种提供更佳操作稳定性的钓鱼卷线器卡制开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佳操作稳定性的钓鱼卷线器卡制开关(二),本实用新型利用一般钓鱼卷线器内的下压式开关钮的动作方式制设有一滑槽及一卡制开关钮,该卡制开关钮可锁定该下压式开关钮,发挥确保该下压式开关钮不被误按的功能,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钓鱼卷线器卡制开关(二),是组设在钓鱼卷线器上;其特征在于:一钓鱼卷线器壳体,是一内具有钓鱼卷线机构的壳体,在该钓鱼卷线器壳体上制设有一开口,并且在该开口的周侧制设有相对应的二枢座,而在该开口一侧对应制设有一具滑槽的通孔;一下压式开关钮,是对应该钓鱼卷线器壳体的开口,且该下压式开关钮恰枢组在该钓鱼卷线器壳体的开口周侧的二枢座上,另该下压式开关钮尚可对应作动控制该钓鱼卷线器壳体内的钓鱼卷线机构;一卡制开关,是组设在该钓鱼卷线器壳体的滑槽上,且以一突出部外露在钓鱼卷线器壳体的通孔外,而该卡制开关的作动路径则恰位于该下压式开关钮作动控制的起始路径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结构设计是在一般钓鱼卷线器内制设一组可控制放线的下压式开关钮,并且在对应该下压式开关钮作动方向的壳体上制设有一滑槽及一卡制开关钮;运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使用者锁定该下压式开关钮,发挥确保该下压式开关钮不被误按的功能,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更具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透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作动后的内部仰视图。
图号部分
10.钓鱼卷线机构 11.壳体 12.开口
13.开关钮 20.钓鱼卷线器壳体 21.开口
22.枢座 23.滑槽 24.通孔
30.钓鱼卷线机构 31.作动杆 40.下压式开关钮
50.卡制开关 51.突出部 60.钓鱼卷线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作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他功效,现列举一较佳可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其他优点,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首先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一钓鱼卷线器壳体20、一钓鱼卷线机构30、一下压式开关钮40及一卡制开关50等构件共同组成,并且一并组设在该钓鱼卷线器60之内,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汉吉,未经卢汉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0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合成立方氮化硼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立式绕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