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板指示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01261067.4 | 申请日: | 200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508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中;吴文进;陈尊仁;余友金;李龙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光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13/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陈红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指示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尤指一种可易于组装、简化制造程序、提高生产力,并借由塑料套件的结构改变以及指示灯预先完成切、弯脚作业,来改善传统电路板指示器的生产方式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路板指示器(circuit board indicator,简称CBI)为一结合指示灯(lamp)与塑料套件(holder)的应用产品,其被广泛地应用在电路板且需指示灯功能的装置、仪器以及设备上,如计算机主机、光驱、网络卡、显示器、调制解调器、视频转换器或集线器等3C产品上。
传统的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如图1及图2,包括外塑料套件60、内塑料套件70及指示灯80,其中在外塑料套件60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透空的孔位65,供指示灯80的支架端85插入,与该等孔位65相邻的一侧面上设有一内塑料套件70,供己进行切、弯脚后的指示灯接合。
由于上述结构在制造流程上,是先将指示灯80从塑料套件的一侧面上插入孔位65中,然后再行切、弯脚,由上往下该电路板指示器有几颗指示灯就需要重复上述步骤几次,此是因为各指示灯切、弯脚规格的不同所致,亦因此需要不同规格的切、弯脚机。
所以传统的制造装配方法通常需耗费较多的人力与工时,且在生产上要投资较多的机器,而在投资生产的时效性及产量的管理面上,更有诸多不便。
因此可知,传统的电路板指示器在制造流程上,存在着下列问题点,这使得在作业方法的改善与产能的提升上不容易改善:
1.指示灯逐颗组装,耗费人力与工时。
2.不同切弯脚规格的指示灯组装,需要不同规格的机器设备。
3.生产必须以生产线的方式作业,不能分散或分开分别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可改善现行电路板指示器于制造上缺点的结构,其是在内塑料套件的两侧面的底部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各定位孔的上方分别设有一导槽,供各指示灯的支架端经由导槽置入定位孔,且在内塑料套件的前侧面上凹设有多个夹槽,用于相对应的指示灯固定,与该等夹槽相邻的两侧面上分别凸设有倒钩,供内塑料套件组装至外塑料套件的容室时,可与相对应的透孔卡合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电路板指示器结构改良,由于内塑料套件在制造时,可使指示灯预先依不同的规格进行切、弯脚,且仅需在通用的切、弯脚机调整,故可完成不同规格的切、弯脚作业。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我们提出一种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其包括:
多个经切、弯脚的指示灯;
一外塑料套件,其上设有一容室,容室的一侧面设有指示灯孔位;
一内塑料套件,它与外塑料套件的容室相结合,其上设有多个导槽与定位孔,供各指示灯的支架端经由相对应的导槽置入定位孔,且在内塑料套件上设有多个夹槽,供相对应的指示灯固定。
所述的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其外塑料套件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透孔。
所述的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其内塑料套件的两侧面上分别凸设有倒钩,供内塑料套件组装至外塑料套件的容室时,可与相对应的透孔扣合成一体。
所述的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其内塑料套件与外塑料套件相结合方式亦可采超声波接合或压合。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改良,具有如下述的诸多特点:
1.可简化制造程序,提高生产力30%以上,由于简化了外塑料套件;内塑料套件具有置放指示器功能,以及指示灯的支架端可预先依不同规格切、弯,因此在制造组装上,可使得指示灯的组装快速而稳定。
2.作业方式改善后,可作标准化规范。
3.所使用的切、弯脚机可简化成一种规格。
4.各生产作业可分开、分散或以预先做好的方式完成,较无限制。
5.产生次品时,可针对其不良物料加以更换,而非整颗报废。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标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电路板指示器的分解图;
图2是传统电路板指示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指示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指示器的组合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指示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一电路板指示器结构,包括多个经切、弯脚的指示灯1、一外塑料套件2及一内塑料套件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光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光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61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